【火炬传递】厦门:通还是不通,不是个问题

独还是统,从来不是个问题,“通”更不是问题。这边的标语牌上写“一国两制,统一祖国”,那边的牌子上则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看上去有很大分歧,但“通”则能让意见充分交换,达到共赢。

责任编辑:老黄

到厦门小呆几天,等待着奥运火炬的到来,和当地朋友谈的最多的,还不是众所周知的PX,而是“通”的问题。可惜本次奥运火炬接力厦门段没有经过鼓浪屿的设计,否则火炬手们几乎可以把自己的风采展示给对面的人“看”了。外地人了解鼓浪屿,最早是通过张暴沫的歌声,“鼓浪屿四周海茫茫……”,其实,鼓浪屿四周中的三周对岸都是厦门岛,而另一周,远处才是金门岛。厦门和金门的“通”,就是话题所在。

海峡两岸的三通,一般说来是通邮、通航、通商。但实际上,人们最需要的是通信息,要互相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也就是所说的沟通,通则畅,信息不通,其他一切通的欲望和可能都无从谈起。

北京奥运火炬到达厦门的前两天,学者H告诉我,厦门人见多识广,对各处信息的接触早于其他很多地方的人。1978年,一个香港的亲戚送给H一台20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要知道,厦门电视台是1983年才开始试运营的,他只能收到什么看什么,忽然就收到了台湾电视台的视频信号,但是,没有声音。H便让电视机和收音机配合,一个收视,一个收音,就像盲人和腿脚不便的人互相配合出门。H说,哦,现在得叫他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