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日本失去中国
首先制造业开始倒闭,随后资本没法流动,就没法进口粮食,导致恶性循环。
假设“中国因素”从日本政界消失了,暂时的局面很可能是“一片空白”。
右翼媒体,假如失去“中国”,就会立刻倒闭。
责任编辑:林楚方 郭力
■首先制造业开始倒闭,随后资本没法流动,就没法进口粮食,导致恶性循环。
■假设“中国因素”从日本政界消失了,暂时的局面很可能是“一片空白”。
■右翼媒体,假如失去“中国”,就会立刻倒闭。
■正是由于有中国这样的文化类似体的存在,日本文化才可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日本真的能够坦率地主张自身的长处,也能诚恳地承认自身的短处吗?中国呢?
图表:日本对华援助贷款图解 图片作者:EG365
5月2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除非发生特殊情况,我会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也想参考一下。”
石原都知事今年1月接受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的邀请,就已经出乎各界人士的意料,而当西藏问题引起不和谐的声音在世界各地发生,很多日本政治家迎合国际舆论时,石原仍坚持到访北京,确实是180度地改变了他一贯的“对华强硬”。
毋庸置疑,石原需要为东京申办2016年奥运会争取更多的支持,然而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石原从“日本必须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战略出发的政治策略。中日两国的首都北京、东京之间的“政治博弈”背后,正是全方位相互依存的中日关系。这一点,连日本右翼的代表性人物石原慎太郎也不能忽视,也不能轻易反华了。
“日本会死亡吧”
“不能生活了!不能去学校了!不能刷牙!没衣服和鞋子穿!没手表,看不了时间了!不能用iPod听音乐,也看不了电视了!不能吃食堂的沙拉了!街上的灯光是中国制造的,(没有中国)东京就暗了,认不出店了!生活没有电脑了!也没有手机了,因为充电器是中国制的!”
佐藤明在东京工作30年,在他看来,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跟他持有同样想法的老百姓不少。最近在日本,有一个概念特别流行,即“格差(Kakusa)”,指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格差”是收入的差距。日本社会与中国一样,同样面临着“贫富差距”问题,而正逐步被边缘化的低收入群体,恰恰是最离不开“中国制造”的。
“如果中国产品消失,生活应该难以为继了。有钱人还可以,他们能承受高价格的压力,但更多的老百姓将遭到巨大的困难,包括我。”在大阪某所高中教书的和田老师说。
生活难以继续的背后,是日本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日本会死亡吧。”高盛集团分析员德田这样描述中日经贸联系中断后可能的情形,“首先制造业开始倒闭,随后资本没法流动,就没法从国外进口对老百姓来说最迫切的粮食和食品,导致恶性循环。”
“企业将受到巨大打击”,面对“如果日本失去中国”的命题,这是几乎所有的日本年轻人对此命题的第一反应。
“对日本而言,中国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廉价的加工厂,更是正在成型的巨大消费市场,它为确保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曾经在北京大学研究日本问题,目前是一家美国咨询公司的分析员朱晖说,“中日经济存在着极大的互补性与协作的空间,在产品、产业结构、技术、市场等等多方面都是如此。由于面对着北美、欧洲两大经济共同体的强烈挑战,日本如果无法与中国构成共同经济体,未来的发展是相当令人担心的。”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最新发布的《2007中日贸易》报告,2007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对华进出口(包括香港)占总贸易额的20%以上。在华日本企业超过2万家,雇用的员工总数大约1000万人。“日本离不开中国”这一说法,也许中国人更愿意听到,但是,日本对中国的需求超过了中国对日本的需求,恐怕确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假如日本的“舆论”失去中国
假如日本的“舆论”失去了中国,又将是怎样的局面呢?今天日本的“舆论过程”或多或少受着“中国因素”的影响。
日本的政界,无论对中间偏右的、偏左的,还是极右的、极左的、中立的,对每一个派阀或政客来说,“中国因素”确实是一个“卖点”。对“中国”不表示“立场”,基本不现实。绝对的反华,在日本似乎已经不是“主流”,但对华强硬派,就是汉语中说的“右翼势力”依然存在,并与“亲华”势力抗衡,大造对华舆论。
今天日本政界的“对外战略论”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巩固日美同盟的同时,搞好与中国的关系,这是主流;第二,放弃美国的“安全保护伞”,对中国也保持强硬,成为拥有正式军队的“普通国家”;第三,与美国拉开距离,与中国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三种观点,都与中国因素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换言之,假设“中国因素”从日本政界消失了,暂时的局面很可能是“一片空白”。
媒体就更需要“卖点”。无论是报纸、杂志、电视还是图书,“中国问题”已经形成巨大的市场。对日本媒体来说,如何抓住读者、观众的“心意”是最迫切的任务。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的问题众多:政治、安全、历史等问题直接涉及到民族情绪,经济、食品、卫生等问题又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民众对“对华报道”的关注度相当高。在这样情况下,媒体出于利益至上的考虑,常常做出煽动性报道。媒体越煽动,民众越关注,而民众越关注,媒体越煽动。
“尤其就右翼媒体而言,只要用上‘中国’一词,读者就会买。他们是靠‘中国’生存的。假如失去了中国,他们就会立刻倒闭。”日本某家杂志的编辑说。
同样,对日本的文化出口来说,中国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由于知识产权等问题存在,两国文化产业之间的顺畅、健全的交流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它客观上对推进日本的“软实力”,具有战略价值。日本出产的文化产品,中国人基本上都可以接受,西方人却只对其中一小部分产生兴趣。许多日本电视剧的观众、日本小说的读者、日本电玩在中国有多少粉丝,假如失去这些粉丝,那么日本的多数文化产品都将失去大部分受众,成为只有日本人自娱自乐的东西。
“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少有的真正能对日本的文化产生共鸣的国家,两国的历史与文化交流,决定了双方都已经成为对方文化的最好诠释者。或者说,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文化类似体的存在,日本文化才可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朱晖说。
“日本不能承受失去中国的压力。这个题目本身,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假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陶沫说,
我们日本人做了多少准备?
不过,难道日本真的不能失去中国了吗?
在全球化背景下,“未知数”日益增加,今天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一切皆有可能”。那么,对于中日关系的未来,有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提出来:
日本今后真的能够有效引进中国的人才、资金等资源,并使得两国关系更加长久吗?日本的企业文化能接受个性相当强的中国员工吗?中国员工愿意进入要求集体主义的日本企业吗?日本人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早晚要大量引进海外的劳动力?心理准备好了吗?
有部分日本媒体预测:“不等北京奥运,中国经济泡沫就已经开始崩溃。”5月3日的日本《东洋经济》周刊也提出了“覆盖中国的5个风险”,包括“低成本中国”的终结、投资依存的经济增长、扩大的贫富差距、高龄化以及日益深化的环境问题。那么,中国市场的泡沫会破吗?中国社会能持续保持稳定状态吗?
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对日本影响巨大。也正因此,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调整等原因,一些日本大企业已经开始落实“China+1”或“脱中国”政策,即把生产基地的一部分转移到越南等国家。我们会不会因为上述问题分析、处理得不恰当,而失去中国呢?
笔者2003年来到中国,其间多次体验到,两国民众的感情隔阂是多么地深远。2005年的“反日游行”、今年的“毒饺子事件”以及“西藏事件”,使不少日本人毫不犹豫地觉得“中国很危险”。2007年日本大约400万人次到访中国,而中国至日本也大约有125万人次,两国之间的人际来往这么频繁,而民众之间的相互意识却这么遥远,这是今天中日民间关系“相对的真实”。那么,中日民众的民族情绪真的不会“爆发”吗?两国之间的“民意”严重恶化后,政府之间还能展开灵活的外交吗?
无论是东海油田问题还是钓鱼岛,两国政府绝不可能轻易妥协。中日真的不会因为主权领土等敏感问题而陷入危机吗?中日关系所面临的问题多么地长远、艰难,媒体或民众能以耐心看待这些吗?
更进一步说,日本真的能够坦率地主张自身的长处,也能诚恳地承认自身的短处吗?中国呢?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对日本进行历史性的国事访问,我们才更有必要向自己提问:我们日本人,为未来在两国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不确定事态”,究竟做了多少准备?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