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回应“教学评估该停止了”
(4月24日 B11社会)
这场本科教学评估,折腾了几年,把全国高校撸了个遍。问题在于,早已怨声载道的事,几年前大家就不满意的事,为何今日才公开批评?如能防患于未然,又何至于酿就如此大的负面影响?朱清时指出纠错机制的缺失,在于没有养成一个说真话和听真话的习惯,没有形成一个决策之前听取批评意见的机制。
舆论滞后,等问题成堆了再来制止或纠正,便成了马后炮。在评估中,校长们若因身处“一路狂奔的火车”和受“集体潜意识的压力”而一时难以摆脱从众心理,那么为何不能首先开放民众舆论?媒体应有这样的气魄和功能,让高校广大师生畅所欲言。民主监督从一开始就应存在,而不是到了收尾之时再来吹哨喊停。 (上海 沈坚 教授)
本报记者傅剑锋回应:
采访期间,广西师大前后有近百名师生,为我提供了他们对“迎评活动”所见所感,我要向他们致敬!其中有位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说出问题,那可能伤害到学校。但如果不说,那就违背良心,也将更深远地伤害到学校。”最后,他依然选择了说真话。这些可敬的老师和同学,真正体现了一所大学的风骨。
我惟一后悔的是,报道太迟了。其实,报道教学评估早在半年前就开始酝酿,不料记者在采访中却四处碰壁,一些高校师生平时牢骚满腹,但面对媒体却顾虑重重。直到后来,我找到了部分敢说真话的师生,找到了像朱清时这样敢说真话的校长,找到了愿意与媒体沟通的开明官员,报道才得以实现。
朱清时感叹 “讲真话很难”,但正因为说真话难,所以像教学评估这样的重大决策,“国内缺乏错误纠正机制”。
所幸的是,真话已经开始发酵。评估中心的官员曾告诉我,他们正在考虑各方建议,在第二轮五年评估中进行改良。但愿此非虚言,我等共期改善。
“防范记者”现象该防范
◆回应“我如何跟记者打交道”
(5月1日E29读者来信)
读了本文后,我想起发生在老家的一实事。县领导为孩子大办婚礼,被“报料”到一电视栏目,后来来了记者,一条爆炸新闻就要“出笼”。却被县宣传部门得知,于是一场“消防灭火”任务就此开始,先是动用关系好言相劝,接着就是威胁恐吓、贴身跟踪,最后还是“钱”起了作用,据说是在记者身上花了若干银两终将此事“铲”平。一场危机就此化解。据说,县领导对宣传部门的工作很满意。
现如今,应付媒体,防范记者,几乎是各单位都在日益加强的一项工作,放在面上讲是“欢迎监督,加大力度”,实则“加强防范,减少麻烦”。在一些领导心目中,更是成为“维护稳定”的头等大事。这就为有偿新闻提供了滋生蔓延的空间,一些记者以某些地区个人的短处相要挟,换取“封口费”;而当事人则会主动和记者协商,以钱易“料”。此类钱权交易行为,貌似公事公办,为当地政府化解危机,实则中饱私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就此被出卖,换取的是某些团体个人的免责与逃脱。
(北京 韩雪 检察官)
巴黎市长可以代表法国吗?
巴黎市长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的举动让许多中国人觉得受伤,仿佛法国又在掀起新的“反华浪潮”,这其实是对法国政要“代表”能力的误解。
即便经选举产生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能不能代表“绝大多数法国人民”都会让法国人怀疑,因为依照政治学的一种解释,萨科齐只不过是以“绝大多数法国人”认可的政治运作方式行使权力。认为萨科齐能代表法国全社会的态度,抑或把政治领导人当作全社会代言人,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思维。
而以巴黎市长来代表法国,就更站不住脚了。巴黎市长只是230万巴黎人的市长而已,连萨科齐都代表不了大部分的法国人的立场,让中国人痛恨的德拉诺埃先生又能代表多少法国人呢?
也许有人会问,法国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巴黎市长的“挑衅行为”?问题在于,法国政治是最典型的现代分权,巴黎市长权力范围内的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总统的同意,即便他让总统不高兴,总统也无权撤他的职,因为市长是选民选出来的。
中国人想要理解他国政治,则必先了解其文化。对于习惯了被“父母官代表”,习惯了打击一大片的中国民众来说,法国的政治文化可能远远超出中国民众的经验,所以找敌人也并不容易。 (广州 张弛 副教授)
——台湾父女对答
爸爸:
我昨天差点被人家打!
五一放假,我在青岛机场候机时,看到一个老太太一人占据四张椅子,而同时很多人都没有位子,就拿起相机咔嚓一下。一个女的马上挡在我面前大骂,问我为什么要拍老太太。不一会儿人群聚拢上来。一个男人用手推我,逼问同样的问题,更多的人开始骂起来。我说我并无恶意,但没有人听我解释。一旁有人说:“那你为什么不去拍快乐的小孩子?你是什么人?你干嘛乱拍,你不是中国人!你怎么这么毫无羞耻!”顿时我明白了,他们以为我是CNN(Chinesenegativenews),生怕老太太睡觉的照片流去CNN。
后来,机场工作人员劝我删去了照片,人群安静了一些,这时那个老太太起来了,走到我面前大骂,人群再次围过来,又开始骂,“你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什么要破坏中国形象?为什么不把好的事情报道出去,你是嫉妒我们奥林匹克吧!?滚出去!道歉!”
我说了对不起,他们说不够大声,开始围起来戳我手臂,扯我背包,我再次看着老太太愤怒的眼睛,说“对—不—起”之后,我从人群爬出去,活着。
我记得回答了很多次“我是中国人!” (上海 郭采君 服装设计师)
女儿:
你没错,在椅子上睡觉就不对,不对就没什么家丑不外扬的问题。报道坏事正是为了督正,没什么“反对中国”、“破坏中国形象”的问题。这些人错误更大,因为没人出来讲公道话,没人说:“她没错。”他们使你在做中国人的时候,也要做出很大的牺牲与自我说服,也要联想到中国曾经是如何痛苦,而不是快乐地做个中国人。
一个缺乏捍卫真理之勇气的民族,不能真正捍卫她自己。
对不起,我要你做个中国人。
(台北 郭冠英 作家)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