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陆谷孙先生
陆谷孙先生身上体现了复旦传统中比较宝贵和特别的一面,那是一种持己守道、有所不为的狷介之气。
责任编辑:刘小磊
陆谷孙先生身上体现了复旦传统中比较宝贵和特别的一面,那是一种持己守道、有所不为的狷介之气。
得知陆谷孙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久久被低郁悲伤的情绪所占据。先生的年纪并不是很大,而走得又如此突然,令人痛心和难过。对于我们这一届的复旦英文系学生,也包括之前和之后的几届学生,陆谷孙的名字是与我们在复旦的岁月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先生的离开,让我们不自觉地去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涯,让一些已经模糊的记忆和情感重新又清晰起来。在另一个层面,对于我这个步先生后尘、也选择了做一个大学教员的后辈复旦人,重新去回忆、思考和体会先生的言谈行止和风度气象,心中又多了一层难以尽言的感受。
按说,我没有资格写什么纪念的文字,因为陆谷孙先生并没有教过我们复旦88级的英文系同学。按照当时的安排,本来大四上学期有先生的英语散文课,但不巧的是,先生恰好在那个学期赴美探亲。不过,也因为这个缘故,让我和先生有了在复旦求学期间唯一的一次交集。
那时,先生的英语散文课在系里已是一个传奇,所以我发现自己居然没有机会上,自然非常沮丧。于是,情急之下,只能翘掉与先生的课时间冲突的其他课程,大胆去旁听先生正在给大四学生上的散文课。那时,旁听似乎还不是特别常见的事情,而且教室又是根据学生人数安排的,并没有空座。先生的课堂“听者如云”的情景是后来的事,当时还不是这样。于是,按照上海话说,我便很“老嘎”地拖了一张长凳,坐在边上听先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