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这个学生该怎样教?
现在,我真很困惑,这样的学生该怎样去教呢?!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罗润浩
编者按
这两天,非常开心地读到杭州周嘉斐、苏州朱旭阳、诸暨许轲等多位初二学生的来信。其中以多些同龄人声音,版面要增强互动的建议居多。
嗯嗯,不只是编读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也要增强互动,让知识、经验与见解流动起来。
我们常见的问答讨论,往往是“孩子(学生)提问题,大师(老师)来回答”。可是,连唐朝的韩愈老师都说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或许,我们也可以来一回“老师提问题,学生来回答”?
本期圆桌讨论,就请您看看一位老师的问题,还有一位初中毕业生的回答。哦,还要说一句:现实中的考试,通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答案,往往是丰富多彩的。
好了,问题就在这了,就等您的回答。
不管您是学生还是老师,自由谈欢迎您来自由谈!
我今年任教四年级,班中有这么一个学生,平时常出惊人之语。在品德课上,问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他回答:“我要做杀人犯。”品德期末考试卷上有这么一道题目:“如果你的邻居晚上放音乐,声音非常响,影响了你的学习,你该怎么做?”他答:“我会杀了他。”再如,语文练习卷上用“为了……忘了……忘了……”造句,他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
作者作为一位刚初中毕业的学生 能有如此细致的观点让我不仅惊叹 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关于那位“问题少年”的性格形成的分析、相应的对策都非常好十分 关于品德课的观点 因为涉及到理念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这样一个发课题 我持保留意见 我个人认为 品德课要有 而且应给更加丰富的存在 另一位网友认为老师应该多看到“问题少年”的优点 我觉得这个出发点也很好 但是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应该秉着有病就得吃药的态度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句话我也赞同 但有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要成为伯乐是很难的 应该现实中我们也不该以此来苛责每一位老师 每一个职业都有每一个职业的职业道德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尺度 这也是“标签”的积极意义 实际上我们正在讨论的是教育这样一个大课题 每个人都有一个答案 都有一个他认为的学校教育的样子 都有一个他认为合格的教师的样子 并且在很多方面我们能形成共识 比如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老师应该具备一些爱心奉献责任心等 具体到自己孩子的教育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会马虎 能积极理性地处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善哉 套用并延伸作者的一句话 社会有自己的运行规则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