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房票”: 为“去库存”而生

一种旨在去楼市库存的新型棚改拆迁方式——“房票制”,2015年以来在多地推行。在刚刚推行这一制度的库存压力巨大的鄂尔多斯,人们已经体会到这一新事物的“硬币两面”。

责任编辑:冯禹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石茹

至2015年,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市场库存量仍高达25000套左右,“去库存”压力巨大。(视觉中国/图)

一种旨在去楼市库存的新型棚改拆迁方式——“房票制”,2015年以来在多地推行。通过方便价值计量和可流通的制度设计,房票制把棚户区改造产生的住房需求,引导至存量楼市。在刚刚推行这一制度的库存压力巨大的鄂尔多斯,人们已经体会到这一新事物的“硬币两面”。

经过层层审核,家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满都海巷的李嘉莉,拿到了她们家的“房票”(全称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房屋兑换凭证”)。凭借这些“房票”,李嘉莉能在鄂尔多斯兑换到一套新房。

2016年3月29日,鄂尔多斯东胜区公布了《东胜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征收补偿方案”),除了对拆迁户进行部分现金补贴外,拆迁房评估金额全部以“房票”或“地票”的形式发放给棚改户——如果拆迁房是院落,则房子折成“房票”,空地折成“地票”。凭借房票、地票,拆迁户可到政府已经回购的商品房小区房源中,自行选购安置房。

相较于以往拆迁安置工作中指定“回迁房”的政策,引入市场调节功能的“房票制”,一定限度内给予了拆迁户兑换新房的自主选择权。“这个政策算是很公开、公平。”李嘉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去库存”压力

与“原址回迁”和“货币化安置”等棚改拆迁补偿方式不同,“房票”可以最终兑换成存量房屋,达到“去库存”目的。

不同于传统的棚户区改造拆迁“原址回迁”和“货币化安置”,“房票制”是一种旨在楼市“去库存”的新的拆迁补偿方式。2015年,“房票制”在浙江奉化、安徽安庆等地推出,其盘活存量住房市场的效果显著。

2016年3月,鄂尔多斯也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在鄂尔多斯,作为拆迁户兑换新房的凭证,房票、地票总共有1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不等的7种面额,票面一式三联,标注有平方米数、地段类型、每平方米单价、兑付截止日期等主要信息,以及背面可识别持有人信息的二维码。

鄂尔多斯东胜区委宣传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6-07-20

什么时候发粮票?

回复

2016-07-20

也是条去库存的好途径!

回复

2016-07-18

都是坑爹的玩意,苦的还是老百姓

ofll
回复

ofll

2016-07-18

帮地产资本家买房,政府真是操心。

回复

2016-07-18

补偿人民币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为什么我要接受房票……为什么这个我和开放商之间的市场交易还要过一次政府的手……?猫腻多哦

yuanxu
回复

yuanxu

2016-07-17

哎,算得上是自食其果,针对政府而言!

回复

2016-07-17

鬼城新招。

回复

2016-07-17

奇葩,奇葩

回复

2016-07-17

又是这样,放出政策前对明显可能出现的套利行为毫不在乎。然而不管是期货还是现货市场的规律都告诉我们,套利盛行的结果一定是现房价格回归,泡沫散尽。

回复

2016-07-17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