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科学的归科学,产权的归产权

“鹰派科普人士”的典型观点错误在于,认为兴建PX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还原成科学问题,显示了对“负面设施”最根本问题即产权权利与公共选择问题的无知。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实习生 蔡莹

日本乡间街头的垃圾收集点,垃圾被严格分类,以利于焚烧或回收利用。(南方周末记者 何海宁/图)

这篇文章讨论一个一般性问题。有一类项目,有不错的经济效益或为解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所必需,但大家都不欢迎建在自家附近,因为这些项目是“负面设施”,对周边环境与居民健康有一些不良影响,对周边物业价值有不良影响,如商业性的PX工厂或市政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那么,这类项目怎么才能建起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有现实意义。这些年来,我们见过了太多的下述剧情:某地上马某个“负面设施”,或在筹备阶段,或在建设阶段,或在准备运营的阶段→周边居民抗议,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政府出面,下马或“暂停建设”该项目。这不是个办法:大量的先期投入沉没了,还影响社会稳定。老是这个套路,观众都有审美疲劳了,该改弦更辙了。

这不,又活捉了一个新鲜的案例。2016年6月26日,湖北省仙桃市政府官网连发两条信息,称为了消除疑虑、维护稳定,仙桃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星河梦
回复

星河梦

2016-09-26

科学普及很重要,但正想转基因等问题一样,大众仍然不接受,经济补偿有时不一定能弥补人们的心理预期,特别是先有小区的情况下。一是建设之前就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心理预期和风险承受度,做出调研,以表示政府对人民的尊重和服务态度,争取民众理解。二,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综合成本和收益,个人的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的,在风险可以承受又能创造人民群体福祉的,就可以建设。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7-06

我觉得更应该讨论的是“让数字归数字,让实际归实际”或是“让天灾归天灾,让人祸归人祸”!如果不考虑人的主观因素无论是探讨什么都注定毫无意义。谁都知道规则和制度是用来遵守的,但也无人不知我们的规则和制度是可以用来摆设的。其他不说,单就价格一项而言,我对搞垃圾焚烧的这些人极度不信任。甚至我几乎不相信这个遍地潜规则兼互相伤害的国家的所有行业的所有人,就如新闻,除了极有限的几家媒体(如南方系的几份报纸杂志)之外,我几乎不看其他新闻并且只会去报亭买来看或在官网上看。就算严谨如南周也有些记者入了我的黑名单。至于关系到我的生命和健康的事情,叫我去相信一帮连报价都极度扭曲的人,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你能想象跑道是有毒的吗?你能想象本应要多道工序处理的毒土是可以直接填埋的吗?你能想象“权威的”检测或监测数据是可以合格的吗?你能想象质疑的意见都会被定为谣言吗?如果不能,你就乖乖地反对和抗议就行了,如果能,那你凭什么相信你的恶心、晕眩不会成为谣言,你的癌细胞不会成为谣言,不客气的说就算一个癌症晚期的人,出了事他们都能为你出一份完全健康的体检表,更何况是监测数据,你要多完美的数据都有(我对他们极度不信任)。其实反对和抗议的恰恰是具备一定知识的人,那些连科学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人反而是最不会反对的人!这是信任问题和经济补偿(有利益我就愿冒风险)问题,与科学没有半毛钱关系。

回复

2016-07-06

然而并无卵用,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强权政治

回复

2016-07-03

某些科普人士把PX低毒作为PX项目上马的充分条件,但不会告诉你PX项目量产的最终产品除了PX之外,还有高毒的苯等化学品,也不会告诉你生产过程中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与烟(粉)尘等污染物。这是一种知识上的不诚实。事实上在居民区附近建垃圾焚烧厂对居民的健康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