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出来的精神鉴定?

鉴定人员:前两次鉴定,诊断不一,责任相同,受害人家属很不理解,不能再有新的诊断,可以靠上偏执,以免办案机关麻烦。

责任编辑:苏永通

2012年12月12日,江苏金坛市城西小学一名女老师勒死一名12岁的男学生。图为城西学校。(东方ic/图)

鉴定人员:前两次鉴定,诊断不一,责任相同,受害人家属很不理解,不能再有新的诊断,可以靠上偏执,以免办案机关麻烦。

在做精神鉴定时,不同鉴定机构的诊断不一致怎么办?鉴定人应当坚持己见还是配合办案机关?最近,一份流出的精神鉴定“讨论记录”引发争议。

被鉴定人是江苏省金坛市某小学原教师吴某某。2012年12月12日早晨,吴某某将一名学生骗至教室用绳子勒死。归案之后,因家属反映吴某某在案发前曾去医院看过精神病(抑郁症),司法机关先后委托了三家鉴定机构为其做了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Dandelion
回复

Dandelion

2016-06-26

以免办案机关麻烦。这都写上。讨论记录是实习生 记录的吧,脑瓜被门挤了吧

回复

2016-06-25

间歇性精神病等同于临时工啊!

回复

2016-06-25

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游荡在法律面前,你咬我啊!咬我啊!咬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