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传递】海口: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又起朱楼

“如果你要写我们海口,你一定要写海甸岛当年是靠着人海战术、靠着我们不分男女老幼肩挑手抬填海造出来的!”

责任编辑:老黄

“我敢打赌,五年后你来这里,这些小区还会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

夜色中的海甸岛总给外来者一种魔幻般的感受,我们的车在空旷寂静中滑行,车窗外掠过一幢又一 幢轮廓精美的临海新楼盘,但没有一扇窗户能看到灯光。“你别看这些楼盘空着没人住,其实它们全部都卖完了。”阿宇介绍。

阿宇是海口本地 人,在此已生活了三十多年,这两天一直陪着我在海口大街小巷转悠。 在海甸岛正北,阿宇忿忿地发现,去年号称是政府批准的最后一块临海新楼盘附近,已有更新多楼盘在填海动工。

我们整整一代人为此矮了四厘米

“如果你要写我们海口,你一定要写海甸岛当年是靠着人海战术、靠着我们不分男女老幼肩挑手抬填海造出来的!”

海甸岛与海南岛只隔浅浅一道水湾,在海口老城区正北,海口“房地产热”推动着填海热情,小岛面积不断变大,现在,该岛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

阿宇提到海甸岛填海的这段历史,发生在1970年代初,“农业学大寨”,向大海要良田。不过,官方资料对参加填海义务劳动大军的描述与阿宇有相当出入:“全都是海南区和海口市各机关的干部。那时每周都只有一天的休息日,这些干部们都毫无怨言地放弃,自觉集中在工地上,参加星期天的大会战。没有加班工资,没有任何补贴,全是义务劳动。”

提到这段被中国正史忽略掉的无关痛痒的细节,阿宇激动得两眼圆睁:“那么多还没成年的小孩子也被动员参与劳动,没有任何补贴和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海口人被压矮了四厘米!” 同样是本地人的李老师,以比阿宇更年长的资历不容置疑地纠正:“我们岂止被压矮了四 厘米,至少五六厘米!&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