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来信痛陈三大弊病 黑臭河道治理,恐已病急乱投医

目前国内很多官员、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片面强调了控源截污,认为只要100%截污就可以根本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

责任编辑:何海宁

杭州几年前清理河道淤泥的现场。在业界人士看来,只清淤不培养河道自净能力,这样的治理不可能成功。(东方IC/图)

目前国内很多官员、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片面强调了控源截污,认为只要100%截污就可以根本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

明明属于前沿技术的黑臭水体整治行业,却被当做普通工程建设行业对待:重商务、拼价格,完全无视了技术路线的差异。

目前为止,国家未曾有机构牵头做中试,各省市大都也未进行小规模定点实验,就直接上马数亿元的项目,这大大增加了失败的风险。

随着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和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颁布,黑臭水体整治成为一块难得的大蛋糕,目前行业预测黑臭水体治理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在国内很多行业低迷的状况下,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资本大鳄的关注和抢食。这虽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治理资金,但也暴露了诸多乱象。如果不及时应对,浩浩荡荡数千亿投资的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错误路线:只截污、无自净

黑臭水体整治的技术路线还一直不是很明确,目前国内很多官员、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片面强调了控源截污,认为只要100%截污、彻底清淤、不断升级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就可以根本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可能对于长江、黄河这种有长期稳定的清水补给、水体长期流动的天然河流来讲是正确的,但城市河道的特点是:多为排洪河道、水源不稳定、流速缓慢或静止、降雨汛期和干涸期水位落差大,普遍存在自净力极端低下的问题。污水进入河道后,不但不能逐步自我净化,即便干净水源也会逐步恶化,自净能力为负值,呈现的是“自污”倾向。

这种情况下,无论截污、清淤做得多好,如果不大幅度提升水体自净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7)


回复

2016-06-28

官员缺乏灵活处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回复

2016-06-22

能不能签约之前定量地确定个短期目标 比如哪种污染物浓度多少一下 水质提高多少 如果短期目标达到 再给第二笔钱继续治理 最后审核通过再该第三笔钱 而且审核通过与否的时候要从市民中随机抽调一百名进行投票 想做总能有办法

回复

2016-06-20

说得极是。另外是应该启动国家的太空变异巨噬细菌“月兔1号A型”进行大规模试验的时机了!

回复

2016-06-20

污染能捞钱,治污也能捞钱,想不发达都难。[耶][嘻嘻]

回复

2016-06-20

浙江五水共治

回复

2016-06-19

既然投入了这么多钱,就应该让大家看到好的结果啊。

回复

2016-06-19

国在山河破,哀我中华。

回复

2016-06-19

只顾挣钱。

回复

2016-06-19

民生工程迫在眉睫!//@格瓦拉:转发微博

回复

2016-06-19

早晚人类毁在自己手里

回复

2016-06-19

看看淮河治理就知道是什么结果了

回复

2016-06-19

有的城市治污投入十几亿资金依然如故,钱怎么用的?

回复

2016-06-19

似乎可以下这么一个论断:一切无利益可图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上都将是未解之谜,毋论用时多久耗时多久。

回复

2016-06-19

@下水道里的毛芋头

回复

2016-06-19

大家发财

回复

2016-06-19

河污治理河🐟🐠

回复

2016-06-19

武汉的下水道工程投了那么多亿,现在以前怎么淹现在还怎么淹。

回复

2016-06-19

以前镇上有几条河,里面倒满了垃圾,水可臭了,后来镇上开始清理河道,修建了堤坝护栏,在水里种了荷花,挺漂亮的,可是还是有人往里倒垃圾[微笑]于是,镇里又在河道旁修了垃圾屋,还是有人倒,于是装了摄像头。凡事倒垃圾的除了被罚款,还要亲自下去捞垃圾!所以,要治标,还得治本[抢到啦][抢到啦]

回复

2016-06-19

回复@龙游浅滩鱼戏江湖:我倒是盲目乐观地觉得不会一直这样,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走

2016-06-19

只看到了钱,效果不显著,搞工程的和搞生态的相互看不起,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啊,BTW, 我周五出院啦,下周四回家一段时间

回复

2016-06-19

回复@龙游浅滩鱼戏江湖:????怎么住院了?

2016-06-19

只看到了钱,效果不显著,搞工程的和搞生态的相互看不起,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啊,BTW, 我周五出院啦,下周四回家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