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决了代耕农问题,就该得诺贝尔奖” 珠海出台代耕农政策周年考

从代耕农角度出发,入农业户口是首选。而从政府解决代耕农入户问题的初衷出发,入非农业户口的实际操作性更强,因为这不仅仅是代耕农的问题,更是当地农民的问题。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丁捷

在珠海西部的土地上也有这样一批人,对于促进珠海的农业发展,避免大量耕地荒芜,这些代耕农做出过不可争议的贡献。(CFP/图)

珠海市《关于解决我市代耕农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将满周年。作为广东省第一个出台文件解决代耕农问题的城市,这项政策甫一出台即被外界解读为代耕农多年身份尴尬的终结者。

珠海基层干部对《指导意见》报以厚望,“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吸收符合条件的代耕农加入珠海非农业户口,同时把代耕农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从解决代耕农身份尴尬的角度看,《指导意见》似乎解了代耕农燃眉之急。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向安强认为,此举迈出了解决代耕农问题的关键一步,解决了部分代耕农的户口问题,使代耕农的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有了政策依据。

“即便如此,这也不可能彻底解决代耕农的所有问题。”向安强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天壤之别,代耕农入非农业户口本身是一个折中方案。代耕农入户后融入当地仅靠一纸公文不仅困难重重,而且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潜规则”

鲍国洪正在经历十几年村委会主任生涯的最大难题。为了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西埔村代耕农入户的事情,他记不清找村民代表谈判了多少次。

和珠三角众多吸纳代耕农的村庄相比,西埔村显得相当另类。除了本村四千多户籍人口,这个高度工业化的村庄还有四万八千常住外来人口。2015年6月,珠海市政府印发《指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