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效应、囚徒困境、零和游戏《极限挑战》在做的一场“社会实验”

所谓“极限挑战”,表面上是任务挑战,本质上是在测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安全范围。

责任编辑:李晓婷 袁蕾

所谓“极限挑战”,表面上是任务挑战,本质上是在测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安全范围。(节目组供图/图)

一切都像是偶像剧。

黄磊跑到浦东,在几乎是全上海最贵的LED屏上投了几个字:“回极挑起点桥 黄磊”。平时,这里的广告价码最少30万一小时,这条,因为有黄磊刷脸和卖嘴——免费。

“极挑”,是东方卫视户外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的简称。2016年4月17日,节目播出第二季。重启后第一集,黄磊、黄渤、孙红雷、罗志祥、张艺兴、王迅六位嘉宾被各自扔在上海街头,他们要在不使用电话的情况下,想办法彼此会合。

“LED广告找人”,纯粹是黄磊的“脑洞”,节目组想都没想过——“也没那个预算”。

孙红雷通过电台节目喊话,张艺兴在出租车上听到,一番苦找,两人终于在电台大堂偶遇。孙红雷那时正穿着一件军大衣,落寞地等待行李。张艺兴一心急,跳过安检防护栏,上前和他相拥,此时,《东京爱情故事》的背景音乐响起。

找到彼此时的激动是真的;上一季里,孙红雷骗走张艺兴的箱子,张艺兴崩溃到哭,也是真的。“真真假假,在游戏中失去,在游戏中获得。”黄渤用他语录式的鸡汤,向南方周末记者感慨。

第一季开播时,《极限挑战》曾被批评为是韩国《无限挑战》的山寨版。现在,人们越来越看得清二者的不同,这或许因为,《极限挑战》在自己的套路上走得足够远。

重录?重录!

《极限挑战》的一切套路,都是在第一季第二集中确立的。

导演任静至今记得,第一季第一集节目录制后的第三天,她站在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的办公室里坚决提出:重录。

首次录制,效果不好。早上七点到九点,节目组录完了第一部分——一个类似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连环追击游戏。此后,从十点到晚上,都一直忙于第二部分:模仿韩国综艺,在户外搭台,进行各种舞台PK游戏。

“就像把棚里的东西拿到棚外来,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回复

2016-05-31

什么鸡巴玩意儿,过年还当成电影放,老子不知道是综艺节目,还以为是贺岁大片,坑爹了40块,你麻痹!

回复

2016-05-31

越来越无趣了!最好看的还是前面那几期

回复

2016-05-31

现中国真人秀节目泛滥成灾,更多的是无聊。明星热衷于此,恐怕皆因获利更容易些吧。什么是真人秀节目,就是一群傻子和另一群傻子的互动。

回复

2016-05-30

我是中国人,我也很骄傲我的身份。但同时我也是无挑的粉丝,我希望大家去看看无限挑战110903期真正的针砭时弊,让你感叹韩国综艺~

回复

2016-05-30

广告无孔不入。

回复

2016-05-30

节目的嘉宾选得真的太好了!现在才真正明白节目组的用意

回复

2016-05-29

有点内涵的节目

回复

2016-05-29

每一期我都追,哈哈!好看!

回复

2016-05-29

小编,把计步器绑在脖子上的是黄磊。还有他的小徒弟绵羊兴。

回复

2016-05-29

可以深刻也可以娱乐

回复

2016-05-29

我竟然想去看一遍了

瑞曼的号
回复

瑞曼的号

2016-05-29

目前看到最好的娱乐节目,源自韩国,高于韩国。主要是嘉宾选对了,从来见过这样的孙红雷和黄渤。 我最喜欢爆炸那期,完全没想到,而且嘉宾的反映当时是真的,真实的恐惧,真实的不可思议。

回复

2016-05-29

娱乐的时代

回复

2016-05-29

良心之作,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