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变更引发的争论 鄂尔多斯新城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
十余年前,鄂尔多斯将新城水源地、供水工程与经营全部交予一家民企,然而却遗留了土地使用权的历史问题。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向凯
十余年前,鄂尔多斯将新城水源地、供水工程与经营全部交予一家民企,然而却遗留了土地使用权的历史问题。随着新城扩大,水源地逐渐被撤销,埋藏于十年前一纸文件背后的问题终于浮上水面。
2016年5月6日,雍建国(化名)再次走上位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西北的乌兰木伦水库堤坝,驻足。由于持续干旱,皮鞋踩在干裂的土地上,荡起一层土。
这座水库,以及另一座考考什纳水库,曾归属鄂尔多斯汇通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通水务)管理,雍建国是其母公司大兴集团负责人。自康巴什建城之日起的数年时间里,这两座水库承担着城市建设与生活用水供给的任务。
然而,从2003年建城到如今,康巴什新区的规划面积扩大了近5倍,原先位于城郊的两大水源保护地,在城市扩张进程中逐渐被包围在城区内。饮用水源地保护也成为地方政府的重大施政事项,两大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地陆续被撤销。
而遗留下来的,是这两座水库的政企纠纷。这场延宕近十年的城市水源地变迁,见证了康巴什这座新城的发展,也折射出中国新城水务管理的困局。
“无效文件”?
“天天都去政府部门跑。见领导,递交材料,我相当于快把办公地点搬到市政府大楼了。”雍建国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因水源地纠纷,雍建国陷入一场长达八年的持久战。
内蒙古鄂尔多斯临近毛乌素沙漠,缺水。2003年6月,为解决原市政府所在地东胜城区水资源紧缺问题,市政府决定向南搬迁25公里,建设康巴什新区。
十余年间,荒漠中一座城市从零到有。康巴什新区几乎成了中国近年来新城大开发的典型代表。
距离康巴什中心城区最近的水库即是乌兰木伦和考考什纳两大水库。两者都是2002年内蒙古水利厅批复建设的。在两份相关文件上都写着,当地水土流失严重,“为改变当地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入黄河泥沙量,兴建该水库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2004年,康巴什新城基础设施开始全面建设,雍建国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的合作也从此开始。
在这场新城建设“大跃进”中,新城供水工程采用了市场化的“大胆”方式运作。在雍建国提供的一份鄂尔多斯市水利局文件(鄂水发[2005]37号)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