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路径探析

2016年可能是中国教育大反转标志性的一年。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陈丽君

《孔子授学图》(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2016年可能是中国教育大反转标志性的一年。

教育部把教育的目标正式调整为“立德树人”,——注意里面的表述不再直接包含知识和能力。

中高考政策调整为“一点四面”,重点考察四项内容。第一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项就是“传统文化”,第三项“法治”,那是底线,而道德是高位,守法教育还得做德育。第四项“创新”。

在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中高考被称为“指挥棒”,如今教育部门的态度很坦率:我们就是要搞“考试倒逼”。

传统文化教育很可能即将迎来爆发。我看到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大中小学都在忙着编写传统文化教材,国学教育机构纷纷开张上马,“学而思”等著名课外培训品牌纷纷开设国学馆。

但是,一窝蜂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的也可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君子淑女,而是伪君子。这在历史上早已不是新鲜事儿。所以在这喷泉即将涌起的时刻,我想和所有做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其核心——国学教育的朋友们一起,告诫自己:

别作孽。

国学教育别又搞成应试

国学教育怎么会作孽?

换汤不换药就会作孽。

现在很多做国学教育的学校,所做的事情不外乎更换了学习内容,也就是把课本换成了中国古代的经典、蒙学、诗词,把活动换成了中国古代的民俗、技艺、非遗,但教育方式、教学组织、教育理念都没变。仍然是原来的班级,原来的课堂,原来的老师以原来的方式上着原来的课,最后以原来的考试排出原来的名次。

这怎么能算是国学教育呢?这只是新一轮的疯狂英语、疯狂国学,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而已。

国学教育,不是这样教的。国学教育,是精神教育,不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今天之所以要做国学教育,是为了弥补精神教育,不是仅仅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知识和技艺。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既要传道又要授业解惑,是通过知识和技能去达到精神教育的,这点和西方不同。今天我们的老师不传道,只授业解惑,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不能叫做“老师”,只能叫做“teacher”。大家都希望社会“尊师重道”,可是你都不传道,凭什么要求社会尊重你?

要补上中国教育瘸了的这条腿,怎么办?只能是回归传统——像古代教育那样,把精神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也就是放在学校里,由老师进行。现在教育部所做的种种改革尝试,都是指向这个方向。无疑这是对的。

但是,学校已经习惯了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很容易把国学又做成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仅如此,还做出一套新的国学应试教育。

我相信这不是任何人的初衷。怎样才能做好国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牢记国学教育的地位——精神教育、人生态度教育、品性教育,其次,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

体系决定性质。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里,中国文化的主体(经史子文等)被摒弃于外,只有少量边缘材料,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于其中。

举例来说。语文,这门课的名字前面其实省略了一个“汉”字,教的应该是“汉语文”,然而用的是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无视中国几千年的声训学术传统,否认汉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2)


回复

2016-08-28

好文章,今天才读到!

回复

2016-08-15

高考怎么破

回复

2016-07-18

开篇那幅画不是宋代的,是明代的

回复

2016-05-30

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如此教学生?有能力这么教的人会去当老师吗?再说现在学生数量跟以前有的比吗?教育政策决策者更多的是想当然,不实事求是不了解真正的教育实际,既不能因地制宜又没有一以贯之的方针,真不知道教育要走向何方!

回复

2016-05-28

一位大学教授写点国学文章

回复

2016-05-27

今不如昔,国不如外,是中国教育之现状吧?呵,呵呵。

回复

2016-05-27

什么是国学?与自学对立吗?

回复

2016-05-26

可能今年311统考要出题啊

回复

2016-05-26

还是功利心使然

回复

2016-05-26

国学教育一对一教授太理想化,拓展利用多渠道满足需求!

138****7153
回复

138****7153

2016-05-26

史实道理让人深思,解决方案不实在!国学教育是否应该交由市场来运行,搞个最严格的国学师执照。

回复

2016-05-25

可是一对一在中国大环境下意味着更多人力,财力,谁会推行了

回复

2016-05-25

诗歌单词poetry,少了个r,友情提示下……

回复

2016-05-25

伪君子这一词很好,适合很多学霸,是很理想化,但是美好的蓝图是一定要敢想的,总有育人子弟的教师能与之共鸣。巴黎公社也很单纯美好,但是现在我们不是从中学习到很多吗

回复

2016-05-2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矛盾固然是会存在的 相比较以往的人们 那时还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吃饱了 穿暖了 有精力讨论教育 可见社会是进步的啊 不能急 世界上永远没有最好的 只有适合的

回复

2016-05-25

无意义,你怎么喊怎么叫,它还是那样,它不会理你,当你如小丑一般

回复

2016-05-25

看到硬伤这么多的东西都能现世,于是对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就心安理得了。

回复

2016-05-25

呵呵

回复

2016-05-25

摆正老师的地位才是关键,现在的老师只是技能的传授者,是专业技术人员,传道似乎真的和他们无关

回复

2016-05-25

这位教授的评论指出了当下国学教育的弊端,但其分析却在走向极端,有些不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