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17年的社会实验 在寺庙里办养老院

这种养老模式最大的吸引力:老人在物质层面的平等和精神层面的富足。现在吉祥寺的床位已不够用了。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卢世博

所有入住老人都得遵守吉祥寺养老院规则,吃素、上早课。(南方周末记者 翟星理/图)

这种养老模式最大的吸引力:老人在物质层面的平等和精神层面的富足。现在吉祥寺的床位已不够用了。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普法法师建议大力引导宗教界融入社会参与兴办养老事业。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琅口镇镇头村村北的红山山顶,吉祥寺像被一艘绿海包围的白色小舟。

它已经在闽西北的山区中孤独地漂流了17年。这座藏于深山的佛教寺庙因面向社会免费收住老人,从默默无闻变成福建佛教界的明星寺院。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吉祥寺可以高枕无忧。除了面对持续的经济压力,这家佛教养老院还面对着义工不足、社会公共服务接受意愿不高等问题。

“这事关吉祥寺养老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好事怎么做好,这是个问题。”沙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局长曹凌说。

佛教界也希望复制吉祥寺的模式。然而,从2009年到2014年,佛教界一直呼吁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至今没有出台。

僧人的“老孩子”

有点失聪的毛玉妹(音)走路速度和失明的陈庆国一样慢——她已经81岁,两个月前被女儿送到沙县吉祥寺佛教养老院(下称吉祥寺养老院)时,右脚踝肿胀着。

她已经记不清这肿胀的来由,或许这也不重要了,因为这没有影响她每天从宿舍到大殿往返两次的决心。二十多米的路,她要走上十分钟,边走边捻动佛珠。

吃素念佛的习惯是21年前养成的,那时她已经被养子遗弃。毛玉妹和丈夫生育了三女一子。在儿子夭折那年,笃信“养儿防老”的他们抱养了一个男婴。当时也是这个山村家庭最困难的时候,穷得连米都买不起。

若干年后,这对老夫妻帮助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养子娶妻生子,却没有换来应得的反哺。丈夫去世后不久,养子不再认毛玉妹这个养母。

赡养的重任落到三个女儿身上。和沙县67%的劳动人口一样,她们都外出经营沙县小吃,毛玉妹只能用“有心无力”形容她们的轮流赡养计划。

直到毛玉珠一个亲戚带来吉祥寺收住困难老人的消息,这个多年无解的问题才算有了合适的答案。

和这里其他67个老人一样,毛玉妹也过着每天早上五点跟着僧人上早课,六点半进早斋的生活。从上午九点,老人们要依次念佛、进午斋、上晚课、药石、暮鼓,直到晚上八点熄灯。

同样因弟弟外出经营沙县小吃而无人照顾的陈庆国不仅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还变得越来越胖。从周一到周日,每天的食谱都在微调,基本是干饭、面食、蔬菜和豆制品。2014年8月16日被弟弟送到养老院,入住不到两年,67岁的陈庆国体重增重了不少。

他不能跟着僧人上早晚课,日子过得却不单调,每次走出庙门都像一场刺激的探险。四岁因病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9)


152****8045
回复

152****8045

2019-10-05

其实只要政府不干涉,出台正常的规定,就是对这个最大的帮助

孙老
回复

孙老

2017-12-07

h

张渊@上航旅游
回复

张渊@上航旅游

2017-10-31

寺院养老优在物质层面的平等和精神层面的富足。可以是各种养老方式的补充!

回复

2016-10-01

政府現在正在努力,希望以後有辦法解決

回复

2016-05-26

其实寺院办养老挺好,养老不光是物质上的保障,老年人的精神也需要做好保障。费用可以政府补贴三分之一,子女出三分之一,老人自己出三分之一。至于为啥不子女出老人那份,因为现在421的家庭,一对夫妻要负担5个人还包括自身。

回复

2016-05-26

请问政府:脸红不红呀?

回复

2016-05-25

不知该说点什么,只觉心里酸酸的。一直想为老年人做点事,这个想法有好多个年头了……我佛慈悲,功德无量。

回复

2016-05-25

各出各力,各尽其能。善行感人,青天开眼。南无阿弥陀佛!

malong615
回复

malong615

2016-05-25

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philory
回复

philory

2016-05-24

也可以看做一个困中明志、弘毅力行的案例。更多的社会事业创办与发展不一定要复制依托佛教寺院的模式,而是去借鉴这个案例里的这些有益经验和启示。

回复

2016-05-24

一个非常好的养老模式,真是做了一件大善事了。

回复

2016-05-24

癞蛤蟆垫台脚…死撑!你有办寺庙养老院之心,就不要依旧遗留死要面子之意,国家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的钱,在国家还无条件实行国家养老的全民福利之前,不可能只给你寺庙养老院拨款而不给农村其他老人拨款,所以,你要按谁家老人谁家出钱养老的原则,收取老人儿女与亲朋好友们的捐款与香火钱的赞助!有了足够的钱才是让老人们活得有尊严的根本!

自由的中国网民
回复

自由的中国网民

2016-05-24

没办法的办法.可怜的中国人

回复

2016-05-24

私以为寺庙是清静的地方。可以理解为社会或政府的职能缺位吗?

回复

2016-05-24

应该鼓励

回复

2016-05-24

这种方式挺好的,给老人一种精神归属

回复

2016-05-24

真正的慈悲!

回复

2016-05-24

宗教在中国仍旧是事实上的孤岛。

回复

2016-05-23

老无所依

lwtz
回复

lwtz

2016-05-23

莆田系是不是可以出手给予援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