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膝下有黄金 《百鸟朝凤》“跪求”排片,是坚守还是道德绑架?

写剧本写到焦三爷的戏,吴天明有时痛哭流涕。

责任编辑:李晓婷 实习生 王婷婷

小说里,大徒弟天鸣第一次吹《百鸟朝凤》就忘了曲,师父焦三爷后来去给小徒弟的工厂看门。而电影里,师徒二人对唢呐都有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坚守。(劳雷影业供图/图)

写剧本写到焦三爷的戏,吴天明有时痛哭流涕。

五年前,女儿吴妍妍就劝吴天明,不要拍这部电影,题材沉重,市场可能不会接纳。

“老子就要拍!”吴天明拍了桌子,“我不是拍给现在的观众看的,我是拍给未来的!”

2016年5月12日,方励“玩”了一把时髦的视频直播,是为了一部讲“过时”乐器——唢呐的电影《百鸟朝凤》。

5月6日《百鸟朝凤》上映,排片份额最高也只有2%。截至5月12日晚上,电影的票房才约300万元,不到同档期的《美国队长3》1/250。

“你现在面临的,是这部电影明天就死掉,能不触动吗?”方励事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时,《百鸟朝凤》马上迎来上映后的第二个周末,周末排片仍在1%以下,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周将基本没有排片。

这次直播被方励视为“最后一搏”。他用四十多分钟,谈吴天明导演的贡献、《百鸟朝凤》的独特性,呼吁观众观影,也请求影院经理在周末为它排一次黄金档。接着,他面对镜头下跪、磕头。这个镜头迅速在网上疯传。

有人认为方励“贩卖情怀”“道德绑架”;另一些人,则感慨“做电影好难”“维护传统不易”,掏钱买票。

“跪求”立竿见影。13日,《百鸟朝凤》的排片份额为1%,14日和15日周末两天达到4.4%和7.2%,并继续上升。截至5月18日,《百鸟朝凤》的票房已经接近4000万。

如果以票房为标准,《百鸟朝凤》已经胜利——影片制作费用1000万出头,宣发成本据报道也仅为300万元,远低于行业惯例。

在直播里,方励说,即便观看这部电影,也是“见证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对电影本身,观众褒贬不一,但至少,一位东莞的影院经理非常开心,他在同业者的微信群里说,9%的排片,11%的票房,简直是捡钱。

一个营销点都没有

2014年3月4日,《百鸟朝凤》制作完成约一个月后,吴天明突然离世。收拾遗物时,女儿吴妍妍发现,父亲的手机里有条短信,希望某位发行公司老板看片。短信发出后第二天,吴天明去世,没收到回复。吴妍妍找过十几家发行公司,希望父亲的遗作能够公映,但没什么结果。

“有人说愿意,但没有钱去垫资。那就需要我们去融资。有的说这个片子好,但考虑到现在的市场,他们不好发。”吴妍妍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回复

2016-05-24

类似美队3这种电影就等同于传说中的“泡面番”

回复

2016-05-23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经典终归会永恒!就是因为没有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国人才会全世界“海淘”……需要澄清一下:《百鸟朝凤》票房的收入全数捐给吴天明电影基金,用于培养青年导演……这叫“炒作”?比起明星挖空心思上头条呢……这叫“贩卖情怀”?或许,你都不知何为“情怀”!

回复

2016-05-22

写给未来,就当如大话西游。留待后人评价,而不是下跪求票房。

回复

2016-05-22

在人人向钱看的时代,情怀是稀缺的!

回复

2016-05-20

我相信片子是好的,但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我个人感觉有点道德绑架了!通常好片我都会看,不管有没有宣传,只要有人推荐,就会看。

回复

2016-05-20

美国队长就真的好看吗?虽然没看,但这类电影都是一个套路。我更喜欢百鸟朝凤这类电影,但是我会选择在家里看看,而去影院看美国队长。原因很简单,去影院看电影是假把妹才是去电影院的真实原因。美国电影很好的把握了媒体传播规律,一直牵着大家的鼻子走

回复

2016-05-20

贩卖情怀怎样了?情怀不缺失会有贩卖情怀的吗?

回复

2016-05-20

没自尊跪也没用,失尊疯狂金钱无敌!

回复

2016-05-20

道德绑架个球!!片子如果太烂也不会有人看。我们应该反思 当利益成为电影市场唯一驱动的时候观众是不是成为了一群被随便忽悠的没选择的傻逼!

回复

2016-05-20

这一跪拷问了被金钱逼到了墙脚的传统文化之实,更拷问了每个电影业与观众都应反省的心灵!

回复

2016-05-20

这如果是道德绑架,那么那些渣片就是对于我脑细胞的有预谋抢劫加谋杀…

回复

2016-05-19

明明视频里是张艺谋导演,为何又写成是李安导演?

回复

2016-05-19

电影院里那排片啊,能看吗?电影是看了,但看的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回复

2016-05-19

不是坚守也不是道德绑架,我只看到了任性。

回复

2016-05-19

其实不明白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拿着道德绑架去绑架一个电影的发行方。从一个方面说,如果电影本身质量不行,所谓的道德绑架会有用吗?观众会为了别人的一跪去看一部低质量的电影吗?

一凡768
回复

一凡768

2016-05-19

道德绑架

回复

2016-05-19

怎么说呢。从个人角度来说,电影的行业中,电影院算是电影的零售商。从利益的角度来说,电影院不给排场次是正常的举措。站在“长尾”的理论来说,零售商应该去兜售像美国队长这样的热门影片才能获得足够利益。所以,百鸟朝凤这种偏冷门的影片出现在影院中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下跪这种举措确实有些道德绑架的嫌疑。至于百鸟朝凤的出路,我认为,从销售的渠道来说,互联网就足够了。想去看的人总会去看的。

回复

2016-05-19

方老是感性之人,没有他就没有这部优秀作品的发行,只是那一跪注定和这部作品分不开了。

2016-05-19

其实下跪是无奈之举!因为现在的大众被资讯所包围,只有轰动性事件才能引发关注,且只有包装得很好,广告很轰动的才能引发兴趣;而社会则以金钱为导向,想要让大家关心此部电影,在没有其他方法的情况下,也只有下跪才能引发大众关注了!实在是不希望吴天明导演的心血和遗作被埋没啊!

回复

2016-05-19

其实下跪是无奈之举!因为现在的大众被资讯所包围,只有轰动性事件才能引发关注,且只有包装得很好,广告很轰动的才能引发兴趣;而社会则以金钱为导向,想要让大家关心此部电影,在没有其他方法的情况下,也只有下跪才能引发大众关注了!实在是不希望吴天明导演的心血和遗作被埋没啊!

回复

2016-05-19

这两天正好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北京的最后一位修笔匠张广义的故事。巧合的是,张大爷和百鸟朝凤的焦三爷都是1930年出生,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爱好,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从来不去盯着那几张票子。“不是钱的问题”,两位老人都曾经对别人这么说过,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自己和手中的技艺融为了一体,成为了灵魂的一部分,已经再也无法分开。这或许就是匠人的最高境界吧。个人觉得电影确实比原著更升华了,原著更现实,但是艺术来源于现实,更高于现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 没有方励的这一跪,相信很多人也不会看到这部电影,他的目的达到了,很多观众被引进了电影院,但是这种行为不能认同,好的作品往往就是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注定了孤独的宿命,这种降低作品身段乞求排片的行为输掉了艺术作品的尊严。 另外,虽然这一跪救活了百鸟朝凤,却也牺牲了再见、在也不见等影片,这或许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