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有没有让国军变得更现代

抗战时期的国军是谁的子弟?他们的平均年龄多大、薪俸几何?他们被如何训练成军人,在军中的机会如何?

责任编辑:袁蕾

1942年初开赴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新华社/图)

抗战时期的国军是谁的子弟?他们的平均年龄多大、薪俸几何?他们被如何训练成军人,在军中的机会如何?新近出版的《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一书中,台湾学者张瑞德对这些问题一一给出实证性研究。此书是张瑞德旧作《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的升级版。1986年国军子弟张瑞德获博士学位后应召入伍,被分配到台湾一所史政机构,担任少尉史政官。这个职位让他得见一份1949年之前的官佐名单及《资绩薄》。因为这份意外撞见的珍贵史料,“稍加翻阅,即判为珍宝”张瑞德就此将研究方向调整为军事史。当时,西方的“新军事史”研究方兴未艾。张瑞德受其启发,将军队看作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研究军队的人从哪里来,来了以后怎样变成一个军人,离开军队以后,到哪里去。他所使用的史料除了前述国军官佐名单、《资绩薄》,还包括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亚图书馆收藏的国军回忆记录、重要将领言论集及民国时期的军事出版物,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对军中人物所做的口述历史访谈。档案提供骨架,口述历史材料则让张瑞德的研究充满有趣的细节。

抗战期间,国军师级以上军官大致有5个来源: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校、保定军校、地方军校及行伍、归国留学生。今天大名鼎鼎的黄埔系在这五大派系中并不居于显要位置。战前,师长到各路军总司令基本被保定军校、地方军校毕业生及行伍出身者包揽。各路军总司令中无一人出身黄埔,出身黄埔的师长、军长也仅占这一级军官的1/10。到了1944年,战区正副司令长官一级军衔,“保定帮”仍占绝对优势;集团军正副总司令一级;“保定帮”保持微弱优势;到师长一级,出身黄埔者已超出出身保定军校者27%。

民国战争频仍,军官升迁容易,常是一战一升官,少年得志者不在少数。虽然军中铨叙制度1934年即已建立,但同学、同乡等人际网络仍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国军的任免、升迁。中央军中陈诚、汤恩伯、胡宗南各有各的班底,阎锡山的晋军中流传“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何键的湘军则是“非醴勿视,非醴勿听,非醴勿用”。(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何键是湖南醴陵人)抗战到来,这些军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所使用的战法还是江西剿匪时期的;他们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没有现代意义的参谋班底;他们所带领的士兵90%以上是文盲,科盲几占100%,教会一个普通士兵认识阿拉伯数字和米尺各需要两到三星期,教会射击,则需要两到三个月……

抗战之前,军官一度是中国青年的理想职业之一。据一项针对清华学校高三到大一学生的职业倾向调查报告,当时学生的理想职业列表中,“军官”的排名在医生、律师、官吏之前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军实行“国难饷章”,薪饷稍减,中校的年收入仍比四川农村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地主多,即使上等兵的收入,也和耕地50亩以上的半自耕农相当。但到了抗战中后期,通货膨胀让军人的实际薪俸急剧缩水。到了1944年,一个二等兵的月薪只能买3到4包劣质香烟;1946年,国军上将何成濬退伍,领导的退役金仅值两条香烟。

南方周末:一本考证扎实的学术著作,为什么取《山河动》这么感性的名字?

张瑞德:那时候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可是士兵士气高涨,气动山河。

南方周末:抗战初期国民党高层悲观情绪严重,为什么士兵的士气反而高?

张瑞德:那场仗实力太悬殊。士兵深受其害,日本人的暴行激发了他们的反日情绪。只不过那种反日情绪是不是民族主义的,现在学界有争议。其实老百姓那个时候并没有国家的概念。我看过一个材料,抗战时调查四川的一些工人或学徒,问他们知不知道国家的名字是什么、领袖是谁、国旗和国歌各是什么,知不知道中国在跟谁打仗——很多人答不上来。

南方周末:书中提到的抗战时期国军士兵的受教育程度,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时国军对士兵的训练似乎主要是军事方面,不重视文化课?

张瑞德:文化课比较少。我看过当时的一些士兵读本,前面几页大概是国旗、孙中山像、蒋介石像……既是识字教育,也是政治教育。国民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事情,但没有像共产党那样特别重视,所以效果很不一样。

南方周末:书中提到黄埔系是在抗战中崛起的。抗战之前,师以上将领大多出自保定军校。这两所军校提供的教育有何不同?

张瑞德:以前我们认为黄埔取代保定,就是军事现代化,可是我觉得不一定“知识就是力量”,有的时候力量会决定知识。官大学问大,黄埔当权以后,由黄埔来界定历史怎样书写。其实就作战能力来说,保定不一定输给黄埔。就好像近代的卫生行政主管单位都是被西医把持,所以我们看1930年代的禁书目录,中医的书也被查禁,还有算命的。国民党政权是一个现代主义式的政权,符合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它才要。

南方周末:书中提到1934年军事委员会成立铨叙厅,专办海陆空三军尉级军官任免,但其实军中人事仍在很大程度上被学缘、地缘之类的因素所左右,铨叙厅的作用一直没落到实处是吗?

张瑞德:后来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抗战胜利后,军事委员会撤销变成国防部,那个时候人事铨叙渐上轨道。我看了一个材料,国共内战时期,西方媒体评价说,中国人事最上轨道的部门有两个,第一个海关,第二个军队。台湾是有所谓的候选人名册。有一个子空位出来,底下幕僚会列出候选人名单,让主官去勾。所以很多1949年有些将军到台湾来以后,反而降级了,因为他原来将军的头衔是没有经过铨叙的,到台湾经过铨叙,就不承认他的资格了。

南方周末:所以国民党所追求现代主义的治理方式还是在缓慢推进是吧?尽管抗战中铨叙厅没发挥作用,战后它的制度效力开始显现了。

张瑞德:这是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中国近代的军事化、现代化,从清末以来就用了外国顾问。每一个顾问都提出很多建议,可是他们共同方法是希望能够把中国军队打造成像德国的军队,或是像美国的军队。所谓军事现代化有几个特征:强调供给、火力,越符合这个标准的,就越现代化。这个标准现在被西方学界批判反省的很惨。为什么美国军队那么强,他还在越战当中失败?国共内战的时候,国民党的武器装备也比共产党更像美国的军队,他为什么失败?对不对,所有现在就有很多检讨西方军队基本假设。可是非常有趣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自己也相信这个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军事东方主义(Military doctrine of the East)”。国民党相信这一套,所以它忽略掉很多东西,而那些东西刚好是共产党军队所拿手的,比如军民关系、群众关系,组织动员……

南方周末:中共的这些做法无非是想整个社会动员起来去支撑当时的战争,这跟西方的“总体战”有什么不同?

张瑞德:共产党的办法等于“土法炼钢”,国民党没有土法炼钢这一部分,他全面的学西方,可是学西方的你要有配套措施,对不对?越是总体战越需要配套措施,国民党缺乏那些条件,又去学西方的那一套,就变成不但没有加分,有时反而减分了。比如后勤,西方部队是有保障的,国民党军队要自给自足,自己要种菜、养猪,甚至还要走私做生意,导致正常的训练根本没办法进行。

网络编辑:better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