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半个人”管环境健康 健康风险评估:“等到病了,就晚了”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常州事件中首先要“打板子”的,不应是环评,而是规划部门。在环保系统内,环境健康管理十分边缘化,环保部环境健康处只有“半个人”。

责任编辑:吕明合 何海宁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向凯

常外的学生正在操场锻炼。离他们100米不到,是仍未修复的常隆化工“毒地”。(南方周末记者 马肃平/图)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常州事件中首先要“打板子”的,不应是环评,而是规划部门。

在环保系统内,环境健康管理十分边缘化,环保部环境健康处只有“半个人”。

“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常州场地污染事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2016年4月18日,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说。这位土壤修复的专家长期和污染场地打交道,深谙中国毒地的隐蔽性和严重性。

此前一天,央视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多位学生生病,原因可能和附近废弃工厂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相关。

近年来,地下藏毒,周边居民举报的新闻频见报端。早在三个月前,媒体就曾报道过常州事件,这一次,媒体聚焦、教育部与环保部督查使得常州成为暴风眼,再次暴露出我国健康风险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规缺失等问题。

事件引起环保圈热议,直到午夜一点,还有人在微信群里讨论。如同前些年食品安全事件一样,他们希望借助舆论,缓解环境健康管理长期被忽视的局面。

只是这种忽视听上去有点尴尬,因为我国环保法第一条规定就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法。”

“环评是个筐,却不装健康”

和过往的多次突发事件一样,首先被揪出来的是学校的环评。

这份2012年的环评在“周边污染源调查”部分点出:“项目北侧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已经受到了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并提出注意污染地块开展场地修复后,空气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

环评单位注意到了健康风险,却寥寥几句带过。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认为,学校本身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因此编制环评报告表即可。然而,这恰恰忽视了学校是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重点目标,必须要就周边现有或潜在的污染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6)


回复

2016-04-29

缺失缺失缺失,太多关于根本涉及人民生存的法律法规缺失,立法机构忙到修复什么慈善法都比这些重要吗?不要说什么不爱国不爱党,我们肯定爱国,但这个党值得我们爱吗值得我们信任吗?内忧外患的时候我们本应该团结起来,但是大众对自己生存的大环境到底什么个情况都知之甚少,那么多媒体一天到黑只有讴歌,娱乐至死!谁注意到树根在腐烂?

回复

2016-04-24

有关领导及责任部门应认真排查,追责,吸取教训,认真整改!

(˶‾᷄ ⁻̫ ‾᷅˵)
回复

(˶‾᷄ ⁻̫ ‾᷅˵)

2016-04-22

这种事情的出现,大家会一如既往地愤怒,却似乎并不觉得意外。

回复

2016-04-22

回复@传媒杨刚好:上茶!

kevin04021052
回复

kevin04021052

2016-04-22

对于相关责任企业应该重罚,严惩相关责任人。

回复

2016-04-22

根本原因在于环评只对建设单位,只对某些部门负责,而真正受影响的人没有参与,缺乏专业知识,更无发言权。

回复

2016-04-22

绍兴市袍江斗门小学的师生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毒气中。操场三面环厂,塑料厂,印染厂每天都在排放刺鼻气体。上课不敢开窗,上个厕所得捂着鼻子快去快回,课间,小朋友被关在教室而不敢出去透一口气,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看一看春意,让眼睛得到片刻的休息,因为刺鼻的气味充斥着整个校园!说苟延残喘一点不为过。谁来呵护这一千多祖国娇嫩的花朵?谁来为我们的健康负责!?请转发

最牛B的网名
回复

最牛B的网名

2016-04-21

回复@奇奇是个好人:小伙子,我是新浪微博管理员(别猜了,匿名,管理只有我一个人),你的言论有点那啥,要不要我找人和你谈谈?

2016-04-21

一万人都没球用,反贪局人多不?贪污杜绝了吗?药监局人多不?药品质量放心了吗?人大代表人多不?代表人民了吗?

回复

2016-04-21

换人

回复

2016-04-21

你的意思是习总在成立个国家环保小组才够用,环境才能好?!圣人出黄河清,是这意思不?!

回复

2016-04-21

【环保部:“半个人”管环境健康 】从常州事件可以看出,环保系统内,环境健康管理十分边缘化。在日本和韩国,环境健康都是司局级机构。但中国,环保部环境健康处却只有半个人——除了环境健康,他还需负责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各地环保厅、环保局更少有环境健康对应机构。

回复

2016-04-21

这根本不是多少人做的问题,这简单得连普通民众都知道的知识,还需要什么特别的调研吗?关键的问题还是,政府官员于孩子的健康生命而不顾,草菅人命!

回复

2016-04-21

所以怪我们咯?

回复

2016-04-21

没钱赚谁去阿

回复

2016-04-21

扯蛋都不会。[弱]

回复

2016-04-21

一边是看不到出路的环保专业研究生,一边是看不到出路的天朝环境!

回复

2016-04-21

出了这事,居然想的是怎么把自己亲戚弄进事业单位公务员编制。绝了!

回复

2016-04-21

说到底,环保部门没有足够的权力来支持他的行动。

回复

2016-04-21

环境保护难道最终落脚点不是人的健康?这抵赖也太无底了吧。

回复

2016-04-21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常州事件中首先要“打板子”的,不应是环评,而是规划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