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慎终追远薪火永相传

倡导节俭的丧礼,按照正当程序,对土葬有所规划,以避免不必要的土地资源浪费,都是非常应该的。这也是人心。

责任编辑:吕明合 苏永通

2016年4月4日,上海,清明节民众前往墓园扫墓。(视觉中国/图)

清明期间,河南周口重回媒体视野。据2016年4月5日媒体报道《周口平坟后遗症》,2012年半年内平坟350多万座的周口,如今又起了不少新坟,一些县城的街头棺材铺又热了起来,“四年后,当地无人再提平坟二字”。曾带头平掉自家28座祖坟的“中原平坟第一人”朱集村原村支书朱伟,2016年3月底已辞掉全国人大代表一职。

在这篇报道中,一位村民反问:“动我们祖坟去邀功请赏,是你,你能忍吗?”这句话包含着华夏主流文化里的核心价值:敬天法祖,彰显生生之德、薪火永相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6-04-12

你们都没祖宗是吧!

回复

2016-04-11

活人可以住高楼,死人也可以住高层坟啊,节约土地。

回复

2016-04-10

农民进了城,三代之后自然不在乎祖不祖坟了。

回复

2016-04-09

城市发展,占那么多土地修房的时候,没见到说房子和人抢土地啊。

回复

2016-04-09

近两年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国家对土葬管得不那么严了?是因为城镇化而农村土地又多出来了吗?入土为安在国人的意识里是多么牢固。我是一个不太会盲目随大流的人,以后,我一定会去追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回复

2016-04-09

很多东西应该是政府引导而不是强制采取措施!坟不可毁,这是五千年来的文化底蕴,不能因为和人抢地就要扒坟,而应该用合适的方式去处理。千年以后,我们还能留有什么?我的将出现文化的断层无法提供研究

回复

2016-04-08

每年要用掉多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