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这一次,她决定再也不离开了”千里寻母之后的选择题

为寻找外出打工的母亲,12岁的女生汪红,只身从九江赶赴深圳,千里寻母。让心惊胆战的母亲,在回家留守和外出打工之间,必须做出选择。

责任编辑:苏永通 吕宗恕 冯翔 吕明合 曹海东 朱晓佳 李楠 冯飞

2016年2月8日,陕西咸阳,三原县安乐镇共富村。9岁的牛泽豪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他觉得还是奶奶亲。不少留守儿童虽在春节也能和父母团聚,但这团聚却有点短暂、苦涩。(CFP/图)

为寻找外出打工的母亲,12岁的女生汪红,只身从九江赶赴深圳,千里寻母。让心惊胆战的母亲,在回家留守和外出打工之间,必须做出选择。

正月十五,是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二中正式开学报到的日子。早上九点,班主任蒋励清点人数,却发现班上的优等生汪红居然没到。

听说女儿失踪,远在广东惠州打工的母亲王贞祝,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早上七点多,汪红刚被婶婶亲自送到了学校门口。

汪红很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根本不是逃学的孩子”,女儿失踪了4个小时后,远在惠州的王贞祝坐不住了。下午三点,她和大女儿一起搭上了从惠州开往九江的列车。

“肯定被人绑架了。”王贞祝说。她生了三个女儿,汪红最小,比老二要小上12岁,也“养得最为娇贵”。前年邻村就有幼女失踪,当时王贞祝还看到那女孩的照片,“和我们家汪红长得有些相像”。

“汪红去哪了?”与她熟悉的同学都被一一询问。有同学了解到,汪红对妈妈怨气很大,想让妈妈在家陪她上学,但妈妈过完年又走了。还有同学说,汪红爸爸开车把一家人的小孩撞伤了,对方威胁过,“我不要你赔,我要把你的孩子也撞伤……”

所有她可能去的地方都被一一找过,文具店、网吧、游戏厅,“几乎把整个小池镇翻了过来”,但依然毫无线索,唯一的发现是出租屋里的手机不见了,但拨打过去,已无法接通。

在列车上的王贞祝望着窗外的天色,一点点变暗,止不住在列车上放声大哭起来。

赚的不是钱是安全感

女儿失踪后,王贞祝开始反省自己,正月初九,当她正堵在去惠州的路上时,汪红曾哭着打来电话,电话里,她曾要求父母赶紧回来,“凭什么留我一个人在这?”

虽然汪红一直都求他们留下来,但他们还是走了,“穷怕了”。

结婚那会,是王贞祝一生最苦时。当时正赶上丈夫生意失败,欠了十几万外债,她至今仍记得新婚当晚,丈夫坐在床头抹眼泪的样子。

家具是亲戚们送的,吃的米和肉都得去赊。这段穷得刻骨铭心的日子,影响了王贞祝的一生。

但没有文化、没有手艺,他们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的力气。

与小池镇隔江相望,是九江市区。过去靠渡轮运输蔬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1)


回复

2016-04-01

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骨肉分离?

回复

2016-04-01

现在都关心留守儿童,有人替留守妇女想过吗?她们受伤害的风险也不小吧?夫妻分离两地导致感情变淡、更甚者是小三插足、丈夫背判、还有放养状态的丈夫深陷黄、赌、毒、妇女在家遭性侵……这些见过几个例子!只想说中国的户籍制度让人生恶。

回复

2016-04-01

当父母在家门口都可以工作的时候,留守儿童问题才真正解决吧。孩子的抚养教育问题,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无非就是经济,成本太高。而像芬兰这些高福利国家,我问过这边的同学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谁在家带孩子的问题,她们的回答是都要工作,孩子2-3岁就交给幼儿园了(可想她们对芬兰教育也是很信赖)。

回复

2016-04-01

怎么开心就怎么活 钱不是一切 还有 这丫头长得有的爷们啊

回复

2016-04-01

人从出生就在做选择,在中国需要做出的选择更多。[围观][心]

回复

2016-04-01

当初我就没那个勇气

回复

2016-04-01

说到底就是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

回复

2016-04-01

钱从哪里来?什么都要花钱,关键是物价贵啊啊

回复

2016-04-01

等生病,养不起孩子时候,这样的爱也变的空白无力!就问谁会管?

回复

2016-04-01

贫困与爱!再穷也要爱孩子。贫穷不是她自己的错啊

回复

2016-04-01

那就变成留守妇女了。 看儿童有人关系,女性却没什么人关心,为什么爸爸不可以说我不走了

回复

2016-04-01

看哭了

回复

2016-04-01

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上学的问题

回复

2016-04-01

我们这几乎每家都有留守儿童

回复

2016-04-01

儿行千里母担忧,寻母千里母惊忧,这就是母爱

回复

2016-04-01

可怜的小民。

回复

2016-04-01

家里挣不到钱不去怎办

回复

2016-04-01

一个家庭确实需要经济来源,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当地人有事情做不用远离家乡?

回复

2016-04-01

家在北方,外婆家在广西,听我妈讲,我舅80年代(没有现在的手机,没有地图,只能信件,电报的年代)一个人从广西坐汽车换火车再换汽车,找到我家。三千多里地,一个10岁的小男孩能找到我家真强大。我10岁那会儿连周边城市的方位还不知道[doge]

回复

2016-04-01

我觉得中国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亲情与让年幼的孩子脱离父母单独成长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