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建设比愤怒更富价值
孩子的父母不在家里,一个家庭不能团聚,孩子没有爱与陪伴,这是留守儿童所有困境的根源。
责任编辑:总策划:王巍 总统筹:杨和平 策划统筹:吕宗恕 苏永通 责任编辑:苏永通 吕宗恕 李楠 冯飞 何海宁 朱又可 冯翔 戴志勇
孩子的父母不在家里,一个家庭不能团聚,孩子没有爱与陪伴,这是留守儿童所有困境的根源。
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我从来没有想到某一天我会离开媒体。2011年3月,在南海的一艘邮轮上参加天涯社区颁奖晚会,我等待晚会颁给我年度记者的奖杯。我的邻座,是年度公益人物,她是一个曾在贵州山区支教的女孩。闲聊时,她告诉最难忘的事情竟然是孩子们的眼神,令我好奇。她说每到中午,她必须要躲到自己房间里才可以吃饭,因为那些留守的孩子们都眼巴巴看着她,因为在学校里,孩子没有午餐吃。
那孩子中午吃什么呢?她说,喝凉水,或者干脆去睡觉。
我很震惊,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中国乡村还有孩子们吃不上午餐?我答应她,要去她支教的学校去看看。我没想到我推开了生活的另外一扇暗门,生命从此改变。
让孩子挨饿,这不公平
我以为只是帮助一个偏远小学盖一个食堂,但到了贵州山区,我才发现,几乎所有的乡村小学生都没有午餐,很多孩子都在学校忍饥挨饿,他们的食品是烤得半生不熟的红薯土豆,还有小卖店味精味道刺鼻的小零食。
为什么会这样?
经过走访,我们迅速找到了深层次原因——城镇化抽走了中国各地很多乡村家庭,乡村生源不足,导致教育机构撤点并校,乡村学童被集中上学,路途遥远而中午不能回家。另一方面,学校继续认为孩子吃饭是家庭的事情,也不打算为孩子提供午餐。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资金给孩子们解决午餐。
我更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不仅仅在贵州山区,几乎是所有中国乡村6100万留守儿童的普遍困境。
但,我真的很想去帮助这些孩子,其中更多的是留守儿童。我想到了我的女儿,如果她运气不好,没有出生在北京家里,而是在这个村庄,她一样饥饿无助。我也想起我自己,从湖南乡村一步步走出,只要一步没有走好,我就沉了下去,没有翻身的机会,和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区别。
我决心要为孩子们做一点点事情。我们即使再弱小,但也可以帮助一个学校,一百个孩子。
在微博上,我贴出孩子的照片和我的想法,却意外看到汹涌的响应和支持。500名调查记者愿意参与,一家深圳企业捐了两万元帮助贵州一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