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骗补”清查近收尾 有企业骗补,但没人承认

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新能源汽车“骗补”大清查,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

国家电网杭州古翠路充换电站的换电机器人在为杭州市私人租赁的电动汽车更换电池。(新华社 姚靖林/图)

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新能源汽车“骗补”大清查,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

“本企业并未被查出有重大问题,”这是南方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从车企方面得到的共同反馈。

不过,“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明确表示,已发现一些企业存在骗补行为,并将对这些企业严肃处理,“至少要把财政补贴资金收回来,如果性质恶劣会取消其企业生产资质。”

“我们不存在骗补行为”

“核查组2月中旬入驻企业,现已结束核查工作。”国内某知名电动车老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核查内容非常细致,包括生产、销售、运营相关的各个环节,如车辆零配件的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6-03-30

骗国家补贴的人大有人在,可能查不出来

回复

2016-03-27

有能力的人都很低调。

回复

2016-03-26

因为这种事几乎可以肯定牵涉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员。

回复

2016-03-24

这不是隐私,所有不公开的都属于流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