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婆媳关系就一个字:熬

婆媳关系是一种类似于母女的伦常关系,却没有血缘,因此很容易出矛盾。

(CFP/图)

此前,因“小三门“事件”,复旦历史系副教授徐冲长达13页的教科书式辩白文出炉,把他一家波澜壮阔的婆媳斗争史毫无遮掩地摊在了公众面前。狗血的细节不说,但媒体曝光的婆媳事件比比皆是,“婆婆跟丈夫同睡3年,小夫妻终离婚”、“媳妇终生不育婆婆让离婚”....

据德国进化心理学家尤勒的研究与美国普渡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婆媳关系在母婿、翁婿(岳父和女婿)、公媳、婆媳四种关系中是最不和谐的。婆媳关系紧张是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造成的吗?古代婆媳关系会不会更和谐些?

“知道”(nz_zhidao)带你去瞧瞧在古代媳妇如何与婆婆斗智斗勇。

央视又做“幸福感调查”了,这次,婆媳关系成为上榜的高频词。

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 在全国省会城市发放10万份调查问卷。2016年2月23日,调查结果新鲜出炉。受访人群认为,婆媳关系对“幸福感”影响很大。

婆媳关系历来不缺少火药味。在某些婆婆的眼里,媳妇是突然闯进家门,与自己争权的外来物种;在某些媳妇的眼里,婆婆是到处长了触角,天生就爱挑毛病的无敌怪兽……

婆媳关系是一种类似于母女的伦常关系,却没有血缘,因此很容易出矛盾。

其实,在很早以前,媳妇跟婆婆是可以有血缘的。那时我们并不将公婆称为公婆,也不将媳妇称为媳妇,我们有另外的叫法:“舅姑”和“新妇”。

“舅”是母亲的兄弟,“姑”是父亲的姐妹,古人把“公婆”称作“舅姑”,说白了是两个家族世代通婚的结果,夫妻俩很可能是姑舅表兄弟姐妹,舅舅变成了公公,姑姑变成了婆婆,所谓亲上加亲。

亲上加亲中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吕雉和张嫣。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她显然看到了血缘的重要性,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娶了她那年仅12岁的外孙女张嫣。这对婆媳关系,同时是外婆与外孙女的关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tokyodjj
回复

tokyodjj

2016-04-03

您这是什么话,难道阴柔内斗,虚荣自大,谄媚奉行等思维这些都是女性特有的标签吗?古代官场皇族争权夺利有多少是女人可以参与其中的,男人们为了权利和地位各种手段用尽,您却称这些手段是母性思维的产物,那父性思维就从来没有影响过这个国家历史上的所有男人吗?好像严重的大男子主义也是继承自母亲身上死的。做女人还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哈(#‵′)

2016-03-15

中国自从母系社会开始,女人间的不相容内斗撕逼就从没停止过,甚至可以大到通过男人来影响国家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简单说,中国表面看是个男权国家,实际骨子里却是个深受母性思维,比如阴柔内斗,虚荣自大,谄媚奉行等思维深刻影响的国度。

回复

2016-03-21

关于舅姑的解释简直在胡说八道了。舅姑的称呼来自于封建社会早期“五服”和“九族”的辈分排序,丈夫和自己同辈,丈夫的父亲和母亲同辈,因为是男性所以称为“舅”(母亲辈分的男性);“姑”也是同理。古代也有近亲不结婚例如“同姓不婚”的意识,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后来的附会吧

回复

2016-03-20

现代人的生活,老年人和子女分居,便减少了接触,矛盾自然少了。如果不大计较对双方父母的照顾,心气自然平和。宽容应是现代人的基本修养。

回复

2016-03-15

中国自从母系社会开始,女人间的不相容内斗撕逼就从没停止过,甚至可以大到通过男人来影响国家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简单说,中国表面看是个男权国家,实际骨子里却是个深受母性思维,比如阴柔内斗,虚荣自大,谄媚奉行等思维深刻影响的国度。

回复

2016-03-14

新妇?媳妇?

回复

2016-03-14

好一个熬字

回复

2016-03-13

女性好像从小就喜欢对这种家务事宣誓主权,怎么做都不对,人性的弱点吧

回复

2016-03-13

我很奇怪,婆婆不也是经历了媳妇那一阶段的嘛,为什么就不互相体谅呢

回复

2016-03-12

家长的方言现在都保留着“新妇”这个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