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移民
首钢搬迁已逾十年,几千名来自北京的工业移民落脚在河北唐山,在异地奔波和钢铁行业衰退的形势下追寻梦想。有不适,有彷徨,也有坚持。
责任编辑:冯翔
首钢搬迁已逾十年,几千名来自北京的工业移民落脚在河北唐山,在异地奔波和钢铁行业衰退的形势下追寻梦想。有不适,有彷徨,也有坚持。
晚六点,班车停在唐海老县城“渤海家园”小区。“超哥”杨超拎包而下。他乘坐的这趟班车,3个多小时前始发于北京。两地距离近300公里。
随后,杨超来到老县城东边一处农贸市场,为18块钱一公斤的猪肉和小贩掰扯;当天晚上他准备请两个工友吃饭。他们辛勤工作生产的普通热轧钢带,彼时折合到每公斤约为1.8元,是前者的1/10。
晚七点,冯冰被超哥的电话从酣睡中叫醒,当天他在工友婚礼上喝得大醉。工人圈里逢遇喜事儿,关系好的随礼500元,冯冰这回只出了200元,这已是他目前月奖金的1/10——2015年下半年开始,他的总收入少了近2000元。
晚八点,路杰下班,站在厂门口,等班车接他到40公里外的“渤海家园”去赴与超哥、冯冰的聚会。去年为压缩成本,公司搞了班车改革,共减少了24趟班车。
……
这里是唐山曹妃甸,从2004年起吹沙造田建起的一片新的工业区;工业区里最大的工厂,是从前的首钢,改头换面后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1月17日周日晚,农历腊八。三个来自北京的首钢工人围坐桌旁,在这个渤海畔的新家园里喝起酒来。杯子碰在一起,眼下聊着年关,回忆中满是京韵。
酒话里掺着几句唐山话。
搬迁
耗资677亿元的突围
首钢人有着一套独立的话语体系。
这家老牌国企别名“十里钢城”,前身是北洋政府在1919年建的石景山炼铁厂。1950年代初,梁启超之子、时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的梁思成曾联合其他专家提出过另建新区、保护老城区的城建方案,并预言,未来北京将出现环境、交通、人口等“城市病”。
最终,中央采纳了苏联专家的意见:将北京改造成为莫斯科式的大工业城市。1958年,首钢全面扩建。朱德、刘少奇先后亲临扩建施工现场。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达到824万吨,登上国内行业的巅峰。
“超哥”和“路班长”路杰都成长在这个阶段。
超哥今年40岁,北京海淀人,1995年进入首钢;路杰36岁,北京昌平人,1999年从首钢工学院进入首钢,现为某基层工作班班长。“当初我们村儿有几个人到首钢,收入还可以,稳定。我也不想往外瞎闯去。”路杰对南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