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划片:治标不治本的退烧药?

“从本质上讲,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没有变,再多的政策,再多的拳头,都有新的做法去应对。”

责任编辑:吕宗恕

(CFP/图)

教育部在独家回应南方周末记者时表示,鼓励各地推进多校划片是阶段性举措,未来3-5年是核心实施和过渡期,到2020年,随着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学校间办学水平将大体相当,多校划片将过渡到单校划片。

“从本质上讲,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没有变,再多的政策,再多的拳头,都有新的做法去应对。”

受营业税契税下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线城市房价正在爬向又一个巅峰。跟全国楼市行情同样牵动人心的学区房,却似乎正遭遇“冰火两重天”。

刚刚公布的多校划片政策,给不断高企的学区房泼了一盆冷水。

教育部新近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采取多校划片,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的话说,此举是为了给学区房降温,让教育资源更趋均衡。此言一出,有些人乐了,有些人发愁了。

“那还有什么搞头?”初为人母的85后妈妈周苏为了能让孩子入读广州市白云区省一级学校广园小学,在孩子出生前买了一套近20年楼龄的学区房。面对突如其来的多校划片政策,周苏突然慌了,“我的学区房是不是白买了?”而新婚人士李萌似有一丝窃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以后不用为了孩子的学位发愁?”

教育部在独家回应南方周末记者时表示,鼓励各地推进多校划片是阶段性举措,未来3-5年是核心实施和过渡期,到2020年,随着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学校间办学水平将大体相当,多校划片将过渡到单校划片。

“好比现在满天飞的鸟,如果一下子用一个笼子收有点难,但用多个笼子收,简单一点。”中国教育科研院研究员储朝晖形象比喻,“单校划片是落实就近入学的最终原则,推行多校划片主要是让这个过程有个缓冲。”

高烧不退的学区房

在北京,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10平方米的民宅因对口北京一所最好小学,2014年售价高达340万元,单价34万元/平方米,震惊全国。

在上海,2015上半年学区房遭疯抢,个别飙升至9万元/平方米,同一套房瞬涨百万元不是个例。

在广州,2014年12月,越秀区老东山的新河浦路一套9平方米的单间报价达90万元,原因是带名牌小学学位,一举成为广州“史上最贵”学区房。

为了让子女入读好学校,家长们可谓各显神通。

以4万元/平方米买入,到2016年1月全国放开二孩政策,不到两年时间,罗莉购买的广州市天河区侨林苑面积为50平方米的学区房每平方米涨幅超过了1万元。

罗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5年下半年同一个小区的邻居购买价格比她的贵了5000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回复

2016-03-11

根本不想治,敷衍罢了

回复

2016-03-07

看看好的学区周边必有政府宿舍。

青菁一苗
回复

青菁一苗

2016-03-06

我在这小学读过书后来又在这所学校任教,七十年代公社领导准备将学校搬迁原因是位于二个公社交界处不要为另公社培养孩子。而后县文教局领导派人前来表态,站在你们一个公社位置这所学校是偏僻些,但是站在全县角度看这所学校的位置再好没有…… 村头这所学校让我读懂了教育资源均衡。

青菁一苗
回复

青菁一苗

2016-03-06

仍然是这所村头小学,五十年代前后两位校长周某沈某几年十多年后担任县局长了。其中也可知道什么是教育资源均衡,村头小学仍然安排有能力的校长而不是忽略它。

青菁一苗
回复

青菁一苗

2016-03-06

1954年村头一小学来了一个年轻老师十七八岁吧,那时老师在省内统一分配工作,他是句容人学体育的。其它就不必多说了,什么是教育资源均衡也就明白了。这位老师在村附近成家生子今已80多岁。

回复

2016-03-04

治标不治本

回复

2016-03-04

我住北京,连一个北京市内部都有这么激烈的教育资源不公平,我想问问全国教育资源怎么可能均衡?有的小学每年投入超过一个县的教育投入,有意义吗?

回复

2016-03-04

越是追求实质上的平等,反而会导致更大的不平等,关键是机会平等,让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教育的平等权利,而不应通过设置种种条件限制该权利!!

npzxxc
回复

npzxxc

2016-03-04

现在国家正在做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硬件及软件建设都有个过程。没有一个办法能解决所有问题,真正有效的万能钥匙只能是暴力开锁法。你有钱学区房买得起,买了就买了,不要怨什么,买不起就不买,有个家长自己在家将孩子教出了博士学位,还不是一样。

回复

2016-03-03

读书这种事情是靠自己的不是到好的学校读,就能保证孩子前途无量,其实在哪里读都一样,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

回复

2016-03-03

办法有很多,只是当权者懒政,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意用而已

回复

2016-03-03

试试全区或全市统一电脑随机派位分校,或可解决问题?

双木
回复

双木

2016-03-03

已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了。

ggx1000
回复

ggx1000

2016-03-03

药方开反了。首要的是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解择校的冲动和必要。资源均衡问题说了这么多年没有成效,不是不可为,而是不愿为,留着自己用权罢了。

回复

2016-03-03

每一个社会产物的出现、存在、盛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都有其潜在社会根源。“学区房”什么时候出现本人不得而知,可什么时候结束更不会有人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节点。教育资源不均衡其实是经济发展更的不均衡,是教育理念的偏颇,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的整体缺失。单靠教育部门一纸政策调整,控怕难以奏效,难以形成可控的长效机制。指标还需治本,不求快只要一天天好起来就行,建立多方可控、民众可预见的整体机制,才可能避免“无疾而终”的惨淡结局,

回复

2016-03-03

什么时候能创建一个公办优秀农民工子女学校,国家提供好的师资力量呢?

回复

2016-03-03

原来是靠钱或者靠关系。现在就只能靠关系了!

回复

2016-03-03

说到底还是钱

回复

2016-03-03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