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大了】难啃的夏普

事实上,早在2012年夏普公司首次陷入危机且试图引援时,郭台铭已充分领教夏普的反复无常。

责任编辑:顾策

从台北土城,经桃园,至大阪关西国际机场,1712公里的空中行程对于66岁的郭台铭原本算不得什么。走下私人飞机,长长的红地毯,当地官员的殷勤笑脸,动辄十亿美元计的投资承诺,这一切,鸿海精密的老板再熟悉不过。

然而,2016年2月4日,距中国传统丙申猴年春节只剩四天,郭此次突然赴日之旅却不同寻常。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宗交易。这一天,作为这个星球最大消费电子产品代工商,鸿海精密正式宣布动用7000亿日元(约合62亿美元)收购日本夏普公司接近66%的股权。一旦交易最终达成,这将是最大一宗外资收购日本大型消费电子集团的案例。

刚刚过去的2015年,鸿海精密营业额高达4.48万亿新台币,约合8800亿元人民币或1354亿美元,海尔、美的、格力相加或者风头正劲的华为也仅及其一半。

郭台铭发表讲话后,旋即疾步进入会议室,相伴左右的,是鸿海副总裁戴正吴以及三年前派驻夏普堺工厂母公司SIO的会长林忠正。后两位,恰恰在鸿海并购夏普一案中扮演吃重角色。

郭台铭再度亮相已是次日,身边站着夏普集团现任社长高桥兴三。两人共执一份文件,那是9个小时马拉松式拉锯的成果,关于鸿海精密获得谈判优先权的说明。“双方已取得90%共识,碍于法规上的细节,需要两至三周流程,但2月29日前签约不会有问题。”郭说。

“一分一毛都是鸿海自有资金,也不是政府的资金,盼能用鸿海的经验,协助百年老店夏普重新创业。”郭说。

自2015年春天夏普公司再度陷入财务危机引发郭台铭窥伺,长达近一年时间谈判后,双方竟然仍有10%的意见相左——这本身已说明问题。

别忘了,以2月5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