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夹江:核查“假贫”进行时

以往的一些扶贫流于形式,逢年过节各级领导登门慰问,拍照录像后就走了,后续扶贫难以为继;也有贫困户等靠要,扶贫反而成了帮懒。

责任编辑:吕宗恕 苏永通 实习生 张小莲 舒婷

81岁的新场镇合兴村贫困户吴英柱站在村委会帮其整理的田地上,准备种植橘树。 (王瑞锋/图)

一旦被评上贫困户,每年就能获得国家资助。四川夹江,5595名假贫困户遭清退。

以往的一些扶贫流于形式,逢年过节各级领导登门慰问,拍照录像后就走了,后续扶贫难以为继;也有贫困户等靠要,扶贫反而成了帮懒。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户一策因户施策,方能解决这些不幸。

暗访先至。

2015年11月的一天,四川省乐山市政府派驻的“精准扶贫”工作暗访组进入夹江县,发现竟有“贫困户”不清楚自己是贫困户,遂向市政府汇报情况。随后,夹江县启动进一步核查精准识别行动,逐村逐户走访,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贫困户。

2016年2月1日,夹江县移民扶贫局局长史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全县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6872人,精准识别后清理了不符合规定的5595人,另外两年来4000多人脱贫,1000多人返贫,还剩贫困人口9121人。

就在这次暗访期间,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键词是“精准扶贫”,而前提是精准识别。该决定提出,要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

“以前识别的力度不够,暗访组来了之后,把全县(干部)的扶贫积极性调动起来。”史力说。

假贫困户“乌龙”

悄悄进入夹江县的暗访四人小组规格“高配”,市人大副主任亲自带队。

一名接近暗访组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暗访前,乐山市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对暗访的情况要不折不扣地带回去,不得中途向暗访地的上级领导泄露半点风声,否则以最严的纪律处分。

夹江县地处四川南部,距离成都一百多公里,因盛产瓷器而被誉为“西部瓷都”。按照2014年的建档立卡统计,该县贫困人口为16872人,市级贫困村30个、县级贫困村42个。夹江县扶贫移民局史力局长说,“主要因伤病残、变故导致的贫困,是相对贫困人口。”

所谓建档立卡,即建立贫困户的相关档案,根据不同的困难程度,分发相应的贫困卡,以得到政府进一步的帮扶。贫困卡上一般会载明户主姓名、住址、电话、帮扶单位和具体帮扶措施。

“在2014年建档立卡以前,确定贫困户的标准主要根据人口指标上报,一些并不贫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6-03-03

赶往市里汇(da)报(tong)工(guan)作(xi)

回复

2016-03-02

在贵州六盘水盘县洒基镇有的农村也应该这样弄精准扶贫,就今年来说一些有车有楼房的居民都得到了扶贫,然而那些需要帮助的切得不到帮助,这个扶贫看上去是国家的大好政策,到了基层就不这样了?就拿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养老来说,家庭好的有关系的都得到了好的养老政策,过上了更加优质量的生活,而那些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的农民出生的老人们,好不容易把儿女抚养成人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就在他们付出所有,儿女成人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切被告知凡是儿女是事业单位人员或公务员的得不到养老保证金,试问一下这样的政策是那个所谓的领导弄出来的,你不考虑考虑在农村抚养一个大学生是要用一生的积蓄来的吗?毕业了工作了,面临娶老婆,买房还要贷款,试问再这样的情况下农村这些比起那些初中儿女就不上学,积蓄都存在银行里的老人们,他们不应该享受国家的优良政策吗?可以这么说有的老人可能抚养孩子成人,家里也还很富裕 ,有的老人不抚养大学孩子也可能不富裕,这个就要告村里那些所谓的村官们考量一下了,做到问心无愧,送给贵州省盘县柏果镇洒基社区磨嘎村!也送给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的官们!

回复

2016-03-01

我就呵呵了。总是以硬性化的标准来衡量要不要扶贫,但是有没有想过,就算有的人家住的是一百多平米的房子,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以上。还是会有贫困现象?比如孩子多都在上学花钱多消费高,而且房子可能是积攒了一辈子才终于买到手还欠着房贷,一家人就靠一个赚钱养家,父母多病,上有老下有小。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家庭压力多大?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光鲜亮丽,但是贫困却是真的。而有的人,脖子里耳朵上手指上都戴着金链子金耳环金戒指,然后告诉人家,我们家是真的贫困。到底哪一个更值得同情更值得被列为贫困户。还有,难道贫困户就一定要在大门外明确标着:我们家穷,我家是贫困户吗?

恐龙飘飘
回复

恐龙飘飘

2016-03-01

贫困户就不能吃鸡肉了?

回复

2016-03-01

有一种情况,村里有家人,两个儿子,父母七十多,身体不好,之前评底保没评上,这次评扶贫户,在村小组评议时没评上,到处上访,请问类似这种需要儿女赡养的,确以儿女也生活不是太好,家住平房,让老人到处要扶贫的怎么处理?

一二
回复

一二

2016-02-28

蛀虫

回复

2016-02-28

扶贫工作国家应该认认真真的查一下,有的官员拿着国家扶贫款送人情,有的人身康力俭反而还扶贫,真正该扶的没扶,何其寃枉啊

回复

2016-02-28

扶贫政策是好的 可惜为官的“蛀虫”太多

回复

2016-02-28

这样的界限极有可能导致最后中等偏下收入或低等偏上收入的人家成为比所谓贫困户更贫困的家庭

回复

2016-02-28

学校的帮扶资金还不是一样,谁查过?

回复

2016-02-28

这种不知自己是贫困户的家庭,很可能是当地官员盗用农民信息,冒领了津贴

回复

2016-02-28

扶贫的意识和方法能早点成熟一些,就不会让这么多扶贫基金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养成一些人不牢而获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