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冤错案件需要“精密司法”

在一些重大案件中,关键证据“丢失”的现象比比皆是。“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证物的丢失没有任何人被追究责任,办案人员讲起这样的事情也是云淡风轻。”

责任编辑:苏永通

陈传钧的老房子已经十多年没人住,厨房破败不堪。“一看到家,就觉得心里一片凄凉”。 (广州日报记者 卢政图/图)

2016年1月18日,由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南方周末报社和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共同主办的“201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在北京大学揭晓,广东陈传钧涉嫌抢劫杀人改判无罪案高票入选。

此案因疑罪从无的判决备受关注。自2010年被缉拿到案以来,陈传钧经过两次一审、两次二审,历时超过5年,最终在2015年8月17日由广东省高级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佳凝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6-01-31

郑州中法刑二庭法官眼瞎,乱判谁管?

回复

2016-01-28

真想法治!至少把地方司法独立了吧!直接由宪法领导!

回复

2016-01-28

需要透明,民众有权委托三方监管

回复

2016-01-27

推荐大家看个纪录片《制造杀人犯》就是关于美国一个冤假错案的,看完真的很震惊也很恐惧。要想做到司法公正实在太难了,咱们普通老百姓都想象不到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啊,哎……

回复

2016-01-27

证物丢失?

回复

2016-01-27

不知所踪这几个字也是醉了

回复

2016-01-26

公检法一体

回复

2016-01-26

为何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