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把脉】北医三院孕妇之死,你我的善意去哪了

在当下,医生哪怕是在学术范围里的认错,都不仅是勇气和职业道德就可以的了。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朱德春

在当下,医生哪怕是在学术范围里的认错,都不仅是勇气和职业道德就可以的了。

有一个女子,仅仅想成为母亲,但无论如何挣扎努力,却还是没那么幸运:四次怀孕,妊高症、重症子痫、孩子早产夭折、胎停孕、宫外孕,最后终因突发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她不仅没当成母亲,还失去了生命。

她的尸检初步结果是死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急性重症。这种病,用我国主动脉疾病诊疗领军人物孙立忠的话说是:“得此病的人未必一定会死,但也并非医生拼尽全力就一定能救活。”

安静下来,就让医疗、法律界专家去还原事实真相吧,弄清楚她在这个世界活着的最后那几个小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再据此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

对于逝者,如果死亡是无法弥补的遗憾,那么在她死后,全社会的一次“激战”,各种暴力乱象,互相指责,推脱责任,造谣生事,任何无关的人都可以像法官一样来评判她……所有人都在质问,却无人为这两条生命站出来担当和道歉。

我不禁要问,这个世界的善意去哪了?

有一部美剧《Monday Mornin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17-01-19

“只有在一个宽容的环境里,人们不用担心认错会变得不安全时,这种善意才会浮出表面成为常态。”这里的宽容不是一味容忍他们的错误,而是包容他们的无心之过。过度追责,会增加这个职业的职业风险,导致人们对这个行业害怕,那么也许当我们中有人患有此病时,再也没有专业的医生为我们诊断治疗了

回复

2016-11-14

那您这个评论我是很赞同的!先打个把月游戏也是很明智的!附议!交个朋友吧小姐!/先生(??)

2016-05-16

中国中医的望闻问切已经有效执行了两千多年,两百年前的美国放血放死一头华盛顿,而今中美耳熟能详的,美国有辉瑞强生,兔朝有莆田系,喵呜,您家的善意是用屁民的命来填的么?善意,如果你说对医院,从教文卫市场化后就少有良心价;对医生,中国人太多了,好的资源很难平摊到每个人身上,而且利益之下少有双手干净的;对患者,生存在兔朝食品饮水的安全只能呵呵,因病致穷者多多。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善意需要相互的才可以长久维持,常规解决的办法是相互交流后换位思考达成共识,但而今兔朝各阶层都在挣命挣自己的生存空间,大家都尽量把路走绝了让别人无路可走。 我想我的思考深度还算可以,但有个弯我就是拐不过来,思维的瓶颈吧,等等吧,我先打个把月游戏缓缓徐图之吧。

回复

2016-05-16

中国中医的望闻问切已经有效执行了两千多年,两百年前的美国放血放死一头华盛顿,而今中美耳熟能详的,美国有辉瑞强生,兔朝有莆田系,喵呜,您家的善意是用屁民的命来填的么?善意,如果你说对医院,从教文卫市场化后就少有良心价;对医生,中国人太多了,好的资源很难平摊到每个人身上,而且利益之下少有双手干净的;对患者,生存在兔朝食品饮水的安全只能呵呵,因病致穷者多多。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善意需要相互的才可以长久维持,常规解决的办法是相互交流后换位思考达成共识,但而今兔朝各阶层都在挣命挣自己的生存空间,大家都尽量把路走绝了让别人无路可走。 我想我的思考深度还算可以,但有个弯我就是拐不过来,思维的瓶颈吧,等等吧,我先打个把月游戏缓缓徐图之吧。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2-18

从道德上来说,一个人的生命跟一万人的生命分量是一样的,是由人的绝对价值决定的!

zhukelu

2016-02-18

作者如是说: 每一位在医疗中死亡的人,都不会轻于鸿毛,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最珍贵的东西,绝不是百千万的赔偿款,而是使医学得以进步,自己的死换回无数人的生,这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和告慰。 在医学还不尽发达的今天,如果每个人(包括医生,警察、法官)都有此心态,生死其实就只有看医生的技能和个人运气了。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2-18

没有任何人会强人所难,没有人要求医生要起死回生,患者要求的是医生正确无误地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旦出现失误或故意伤害就要付出代价。没有任何人的生命比别人高,也没有任何人的生命比别人低。正如康德所说,一切人都是目的而且一切人又彼此地都是手段,但此手段绝不包括对其他人的损害行为。“自己的死换回无数人的生,这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和告慰。 ”,这样的观点已经陷入了功利主义的陷阱,人的生死只有上帝才有权决定!

zhukelu

2016-02-18

作者如是说: 每一位在医疗中死亡的人,都不会轻于鸿毛,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最珍贵的东西,绝不是百千万的赔偿款,而是使医学得以进步,自己的死换回无数人的生,这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和告慰。 在医学还不尽发达的今天,如果每个人(包括医生,警察、法官)都有此心态,生死其实就只有看医生的技能和个人运气了。

zhukelu
回复

zhukelu

2016-02-18

作者如是说: 每一位在医疗中死亡的人,都不会轻于鸿毛,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最珍贵的东西,绝不是百千万的赔偿款,而是使医学得以进步,自己的死换回无数人的生,这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和告慰。 在医学还不尽发达的今天,如果每个人(包括医生,警察、法官)都有此心态,生死其实就只有看医生的技能和个人运气了。

ljgc0322

2016-01-24

道歉必须要等调查和审判结果出来才行,庭外和解时也可以,但还没调查、还没开庭就先道歉是不可取的,表示遗憾和慰问是可以的。而且道歉有什么用?我坚决不能同意那位“年过八旬的医生”的做法,那跟宽容扯不上任何关系,那是确确实实的纵容,我猜她放弃索赔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一、人过八旬,对死亡还是容易接受一点;二、那是她工作的医院,她很难告自己的单位;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是个医生,她当也有失误过的时候。我不怀疑善意的力量,但我极度怀疑善意在处理医疗事故等侵权(甚至侵害生命权)案件时的作用,伤害着必须付出代价,具体来说就是自由和财产的代价!作者的观点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维稳思维。人性本恶是我的基本判断,因此善意并非天生,善的产生与其说基于“善有善报”,不如说更多的是基于“恶有恶报”,这里的善恶可不是善心、恶心,而是以结果论的善行、恶行,与心无关,只有代价的大小与心有关,就像刑事案件中的主观构罪要件!

zhukelu
回复

zhukelu

2016-02-18

每一位在医疗中死亡的人,都不会轻于鸿毛,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最珍贵的东西,绝不是百千万的赔偿款,而是使医学得以进步,自己的死换回无数人的生,这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和告慰。

回复

2016-01-25

看似双方都无错,到底是谁之错?

回复

2016-01-24

五年四次怀孕,还是个高危产妇,无论如何,这个孕妇的丈夫是有问题的,医院在前几次怀孕失败后,肯定给过诸如一、两年内不能怀孕的忠告,但这对夫妻都置若罔望,尤其这个丈夫,在他眼中,妻子就是个生产机器,对这样的丈夫,同样作为一个女人,我没法善意。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1-24

所以只有你确定自己需要赔偿你才能去道歉、去主动承担责任,这主要也是为了减少损失,因为一旦公开化甚至上到法庭,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不是你“主动承担责任”时付出的代价了。如果在美帝,有些民事案件也引入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开的价包括惩罚性支付,很有可能是要大于受害人要求的赔偿额的!特别对于医疗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劳动者权益、潜在损害公众安全(如违规烟草广告、环保违规化工企业)等让陪审团感到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利益双方实力不对称的案件。

ljgc0322

2016-01-24

道歉必须要等调查和审判结果出来才行,庭外和解时也可以,但还没调查、还没开庭就先道歉是不可取的,表示遗憾和慰问是可以的。而且道歉有什么用?我坚决不能同意那位“年过八旬的医生”的做法,那跟宽容扯不上任何关系,那是确确实实的纵容,我猜她放弃索赔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一、人过八旬,对死亡还是容易接受一点;二、那是她工作的医院,她很难告自己的单位;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是个医生,她当也有失误过的时候。我不怀疑善意的力量,但我极度怀疑善意在处理医疗事故等侵权(甚至侵害生命权)案件时的作用,伤害着必须付出代价,具体来说就是自由和财产的代价!作者的观点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维稳思维。人性本恶是我的基本判断,因此善意并非天生,善的产生与其说基于“善有善报”,不如说更多的是基于“恶有恶报”,这里的善恶可不是善心、恶心,而是以结果论的善行、恶行,与心无关,只有代价的大小与心有关,就像刑事案件中的主观构罪要件!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1-24

道歉必须要等调查和审判结果出来才行,庭外和解时也可以,但还没调查、还没开庭就先道歉是不可取的,表示遗憾和慰问是可以的。而且道歉有什么用?我坚决不能同意那位“年过八旬的医生”的做法,那跟宽容扯不上任何关系,那是确确实实的纵容,我猜她放弃索赔的原因大概有三点,一、人过八旬,对死亡还是容易接受一点;二、那是她工作的医院,她很难告自己的单位;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是个医生,她当也有失误过的时候。我不怀疑善意的力量,但我极度怀疑善意在处理医疗事故等侵权(甚至侵害生命权)案件时的作用,伤害着必须付出代价,具体来说就是自由和财产的代价!作者的观点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维稳思维。人性本恶是我的基本判断,因此善意并非天生,善的产生与其说基于“善有善报”,不如说更多的是基于“恶有恶报”,这里的善恶可不是善心、恶心,而是以结果论的善行、恶行,与心无关,只有代价的大小与心有关,就像刑事案件中的主观构罪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