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茶座】对人渣滥施同情是一种病

有情怀的圣母为什么不把同情心放在正确的地方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实习生 舒婷 廖媛

2016年1月9日上午,又发生了一起公车纵火案,这次发生在四川泸州江阳区。咦,为什么要说“又”?因为1月5日银川已经发生了一起公车纵火案。与未遂的江阳事件不同,银川纵火案导致了17名无辜市民的丧生。

如果说这些纵火案犯有什么共性的话,那便是残忍。残害无辜的普通人,选择最易下手的公交车,还盘算着要多拉人下水。全都是罪无可恕、罪无可辩的人渣。

或有情怀高远的圣母,有着泛滥的同情心与非正常人类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6-03-10

因为南方系的日子不好过。。。

回复

2016-03-10

初中时很喜欢南方因为她很敢讲,这几年莫名变成圣母婊。这则微博是被盗号了?

回复

2016-03-08

[xkl摇尾巴][呵呵]经常不在线,请大家关注拼命中的柚子

回复

2016-02-15

发现一个错别字哦,在第五段,“简直带有。。。”应该是“简直太有。。。”吧?

回复

2016-01-28

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当公交自燃,为推卸责任栽脏于个人,皆大欢喜各方面都有交代。一个谎言说出去千百个谎言去圆谎。城镇化你受益了吗?我们装聋作哑,闭塞视听,都是受害者。

回复

2016-01-27

我们装聋作哑,闭塞视听,直到下一次。

回复

2016-01-27

公交纵/火和美国不定期发生的枪/击案类似,我们只知道每次事件的伤/亡人数,却没有讨论解决的方法

回复

2016-01-27

公交纵/火和美国不定期发生的枪/击案类似,我们只知道每次事件的伤/亡人数,却没有讨论解决的方法

回复

2016-01-21

这些圣母也被社会的错和体制的错弄得思想一错再错,不知道平衡点在哪里,不知道孰轻孰重,不知道什么叫怜悯,什么叫可憎!

sozzz
回复

sozzz

2016-01-20

小人渣可以千刀万剐,那大人渣比如周永康等众多贪官,敲骨吸髓杀人无数,却在高干别墅中安度晚年。

回复

2016-01-20

对敌人的人慈,就是对自已的残忍。

Queen BS
回复

Queen BS

2016-01-20

观点没错,赞成。但是觉得这作者水平不行啊。

lwtz
回复

lwtz

2016-01-19

人们的素养作用在没有异议、质疑性不大的事件的判断上一般是准的。让从事辩护和研究的人去对罪犯作深入研究分析,不管这种工作会引起公众多么不耐烦、反感和嘲讽,也许,“面面俱到的权利”是文明的机制,但文明机制又并不把所有权利等量齐观,让杀人犯坦诚他杀人的理由然后判他的徒刑,社会秩序应该如此。刑事案件在政权合法性没有问题的国家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是正常的,而在一个政权合法性未得到解决的国家,最大的案件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相比而言,刑事案件不是吸引公众的最强关注点,公众最期待的是政治事件,一些具有实质性的透彻的政治事件的发生、出现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1-19

人是目的、人即一切的观念必须贯穿整个新闻报道过程,否则你就不能责怪圣母们同情一个人而冷淡一个数字,因为并非每个人都会靠自己的感性把数字脑补成活生生的人!而人是目的,人即一切意义之所在的思维并非每人都具有这样的理性,从而将其转化为感性!

ljgc0322

2016-01-19

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可斥之为圣母情怀,其实这种事情就算未必符合人性也符合传播规律。因为纵火犯是人,而被烧死的人是个数字!这个跟传播有关,南京大屠杀跟纳粹大屠杀同样的惨绝人寰,而结果就连中国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感受完全不同,因为纳粹杀的是人,而日军杀的是数字(我们甚至连数字都不清不楚)。作者在斥责圣母的时候,不妨把遇害者名单、典型人物的生平、幸存者的声音、家属的悲痛表达出来。媒体如果要让圣母改变,那请尊重传播规律!——你不但要把加害的人当人来写,你还好花更多笔墨在遇难和侥幸生还的人身上,而不是只给出个数字!你要是拿911、巴黎恐袭跟我们的七.五的报道比较,你就会发现圣母、同情恐怖主义的直接原因在哪里,而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你我都清楚。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1-19

一个字“懒”!中国的媒体人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懒,南周算是最不懒的,但相比于国际上的权威媒体,还是有点懒。而国内其他媒体的报道,从我上高中那时起,就已经无法入目了。在深度报道上,最能体现一个媒体的素质!当然专业性也是一方面,但专业性必定包括勤奋在内!而勤奋不但要求你拿到数字,还要求你挖掘数字后面的人和事,而且是足够多的人和足够多的事!否则,那只是一个数字,就算它表示的是死亡人数,它依然只是一个数字,有人谋杀了一个数字,试问直觉上谁会难过,我看到这种新闻时之所以难过完全是靠我自己把数字脑补成人,而人即一切!

ljgc0322

2016-01-19

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可斥之为圣母情怀,其实这种事情就算未必符合人性也符合传播规律。因为纵火犯是人,而被烧死的人是个数字!这个跟传播有关,南京大屠杀跟纳粹大屠杀同样的惨绝人寰,而结果就连中国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感受完全不同,因为纳粹杀的是人,而日军杀的是数字(我们甚至连数字都不清不楚)。作者在斥责圣母的时候,不妨把遇害者名单、典型人物的生平、幸存者的声音、家属的悲痛表达出来。媒体如果要让圣母改变,那请尊重传播规律!——你不但要把加害的人当人来写,你还好花更多笔墨在遇难和侥幸生还的人身上,而不是只给出个数字!你要是拿911、巴黎恐袭跟我们的七.五的报道比较,你就会发现圣母、同情恐怖主义的直接原因在哪里,而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你我都清楚。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6-01-19

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可斥之为圣母情怀,其实这种事情就算未必符合人性也符合传播规律。因为纵火犯是人,而被烧死的人是个数字!这个跟传播有关,南京大屠杀跟纳粹大屠杀同样的惨绝人寰,而结果就连中国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感受完全不同,因为纳粹杀的是人,而日军杀的是数字(我们甚至连数字都不清不楚)。作者在斥责圣母的时候,不妨把遇害者名单、典型人物的生平、幸存者的声音、家属的悲痛表达出来。媒体如果要让圣母改变,那请尊重传播规律!——你不但要把加害的人当人来写,你还好花更多笔墨在遇难和侥幸生还的人身上,而不是只给出个数字!你要是拿911、巴黎恐袭跟我们的七.五的报道比较,你就会发现圣母、同情恐怖主义的直接原因在哪里,而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你我都清楚。

回复

2016-01-16

点赞,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不幸而去报复社会。全社会应该加强思想道德观念,社会才能少发生悲剧。

回复

2016-01-15

点赞,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就去残害别人,去抱怨社会,社会体制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你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却看不到别人是拿身体时间等最贵重的东西换来的,凡事必须先开导好自我才能走的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