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如果必须上无聊的课

一门课就是一部作品。创作的快乐和痛苦,在一门课的酝酿中都可以体会到。

责任编辑:蔡军剑

一门课就是一部作品。创作的快乐和痛苦,在一门课的酝酿中都可以体会到。

2015年,我的重要转变就是到大学上课,从对千万人的传播,转为对百十人的传播。但在我心目中的分量,后者更重。因为这百十人,可能将在二十年后主导对千万人的传播。

每一次接到开课任务,我都会持续地焦虑。我会反复问自己,这门课应该带给学生什么东西,学生会喜欢这门课吗?如果一门课只是转化为学生的学分,老师的工作量考评,我们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在这里,一学期,十几周啊!

如果是我自己开的选修课,我基本有些谱,接下来就是我的创作阶段。一门课就是一部作品,它的序曲在哪里,它的高潮在哪里?它的真正的矿藏在哪里?创作的快乐和痛苦,在一门课的酝酿中都可以体会到。

本学期我上的是新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6-11-16

邹振东老师的“2016年厦门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也特别精彩,童鞋们可以去看看。

回复

2016-01-01

上课不仅仅是老师和同学的约会。“它是一门课 又不仅仅是一门课”——这是我给课堂真人秀写的一个海报词,这句话克制地表达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理解,和对学生全部的爱! 这么优秀的好老师,遇到,是学生的幸运,可惜,这个幸运,我没有。

回复

2015-12-30

我觉得这需要老师做到怎么把理论融入到平时的实践中,个人认为,理论虽然枯燥,但真的很重要,不对理论了解透彻,很难做出实质的创新

回复

2015-12-29

有思想,有行动,这才叫好

回复

2015-12-28

我再想如果我们当时的新闻课程的老师也这样上课的话,现在的我们会怎样的呢 ?

孙大圣
回复

孙大圣

2015-12-28

相比于不上课,上课只分无聊的课和比较无聊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