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高校中外合作大学观察

这些中外合作大学的管理者,多少都透露出了一分身在“特区”的孤独。面对南方周末记者,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至少能给中国的学生、家长,以及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一种选择。”

责任编辑:冯翔 实习生 闵珍琪

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里有着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神兽”——“诺丁鸭”。学生如有虐待损伤行为,索赔金额昂贵且须给予开除处分。 (宁波诺丁汉大学供图/图)

编者按:几个月来,又有俄罗斯和以色列的两所大学获准,将在中国开疆拓土,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一百余年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轫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新式洋学堂。今天,中国已经拥有两千余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最为特殊的,是7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

它们分布在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东南沿海4个省(市),基本全英文授课,教师和教材来自全世界。尽管它们每年招收的近8000名本科生,尚不到全国高考学生的千分之一,但从上到下都有共识:它们是中国高教制度变革的“领头羊”。

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效果如何?它们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什么?如何推动中国高教制度的改革?面临着哪些争议和困境?它们教不教马列、有没有党委、搞不搞军训?

南方周末记者历时一月,走访了全部7所中外合作大学,为以上问题寻求答案。

“诺丁鸭,你们先走吧!”几个学生嬉笑着从教学楼一侧的星巴克走出来,一群摇摇摆摆的灰色水禽令他们止步。

“诺丁鸭”其实是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灰天鹅,因形似鸭子而得名。在宁波引进诺丁汉大学的过程中,它也被从英国空运而来,作为校园吉祥物。多年来,它添了很多中文名字,比如“宁诺神兽”……

“神兽”是贵族。它们懂得去教学楼躲雨,也会在教室里下蛋。行人、车辆都得主动让行,且不能随意喂食。如有虐待损伤行为,将面临重罚乃至开除的处分。

它们又是见证者。在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下,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多了一种全新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而宁波诺丁汉大学,正是其中的第一所。

到中国来能赚多少钱?

1878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施若瑟在上海沪西购得84亩土地,用它建立了中国大陆近代第一所大学——圣约翰大学。

这所大学只有富家子弟才能上得起。每到周末,接学生回家的汽车会在校门口排起长龙。即使在十里洋场的旧上海,也堪称一个奢华的奇观。

百年一瞬而过,现今的中外合作大学的学费普遍仍比本土高校贵十倍以上。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8-01-14

学生直接和管理者写信,我们的赵永甫政委是不是也走在了国际教育的前列?

回复

2017-12-06

无论怎样也是多了一种选择,愿未来有更多出路

乔斯儿嘎嘎姬
回复

乔斯儿嘎嘎姬

2017-12-04

大名鼎鼎的协和当初不也是中外合办的吗?这种引进的新模式教学方式或许给中国教育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俊杰
回复

俊杰

2017-11-18

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毕竟市场活动告诉了大家谁更受肯定或更值得信赖

回复

2017-11-06

中外联合办学所遭遇的认同本质上是群众对名校盲崇的意识固化

梦与鱼飞
回复

梦与鱼飞

2017-11-05

希望能带给目前死气沉沉和极其低效的给点教育体系一点改变

回复

2015-12-01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主体应该是两个,学生、老师,

回复

2015-11-27

目前国外大学进入中国,已不可能像清末的西方传教士那样办学,以“领先者”“教育者”的姿态。“我们更希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让中外教育者、中外教授相互交流的平台”。

回复

2015-11-27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