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6·20”车祸:豪车撞出精神鉴定信任危机

南京“6·20”车祸,司法机关为嫌疑人启动精神鉴定并鉴定有精神病。与不少公众认为王季进借助精神鉴定逃避惩罚的观点相反,业内有多名专家认为,王季进的实际病情可能比“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更为严重。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梁嘉莹

2015年9月15日,央视采访到王季进。记者:你当时要去什么地方呢?王:我那个时候感觉他也骗了我,我也没办法跟任何人说。记者:谁骗了你?王:知道的,这有什么呢?记者:那你当时开着车要去什么地方呢?王:心里面想感谢上帝。 (央视节目截图/图)

南京“6·20”车祸,司法机关为嫌疑人启动精神鉴定并鉴定有精神病,与十年前邱兴华未经鉴定即判死刑相比,无疑是法治的进步。

与不少公众认为王季进借助精神鉴定逃避惩罚的观点相反,业内有多名专家认为,王季进的实际病情可能比“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更为严重。

司法精神鉴定正处在一种类似“塔西佗陷阱”的困境中:鉴定专家无论做得对,还是做得不对,都会被认为是错的。

2015年10月27日-30日,一个低调的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全称是“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学术交流会”。参会的是全国从事法医精神病(亦称“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代表,他们多是医院的精神科医生。

会议承办方是南京市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两个月前,该鉴定所完成了南京“6·20”重大车祸主角——司机王季进——的精神鉴定,并给出了一个引起公众哗然的鉴定意见:王季进肇事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正值整个行业因此案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之际,有业内人士以为,此次会议专门讨论“王季进撞车案”,甚至是专门为此案而开。

事实是,此案在会上被完全回避了,连与会者私下交流也是“忌讳”。10月28日上午的会议结束后,在电梯里,一位会议主办者代表当着南方周末记者的面,嘱咐同行们“不要提王季进撞车案”,理由是“非常时期”。

王季进的精神鉴定,面临来自民间和学界的双重质疑。与不少公众认为王季进借助精神鉴定逃避惩罚的观点相反,业内有多名专家认为,王季进的实际病情可能比鉴定结果反映的更为严重,更宜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王季进是在“装病”,应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有资深从业者发出警告:司法精神鉴定行业正面临公信力危机,应当对自身学科内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

有病还是“装病”

在王季进的精神鉴定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之后,南京市有关部门曾试图协调鉴定单位接受媒体采访,以期通过专业人员的解释澄清真相、平息舆论。

不过,作为南京市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负责人,有34年从业史的韩臣柏并不认可这一做法,他未接受包括央视在内的大部分媒体的采访。10月22日,面对南方周末记者,他对此作出了解释。

“说不清楚。就是我们医生还不理解(精神病),怎么能通过宣传让老百姓理解?”韩臣柏打了一个比方,“你叫我解释A是什么,我告诉你,A等于B加C。老百姓更糊涂,A还没搞清楚。怎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139****0717
回复

139****0717

2021-05-11

不愧是六朝古都,6年后又是一模一样的套路

回复

2015-11-20

司法精神监定,为豪门免刑寻找突破口。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11-20

鉴于以往的记录,其实说真那句我对本文作者柴会群多少是有点不信任的。但我对南周是持信任态度的,所以有点纠结。

ljgc0322

2015-11-20

其实人们质疑的并非是法医的结论,质疑的重点是进行鉴定的南京脑科医院是有前科的,在南周《别惹我,我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篇文章中有提过此间医院曾涉嫌造假。这种在认定方面主观性较强的精神疾病,应该至少通过三个(组)不同的医生来进行鉴定,并且每个结论都具有一票否决的权重。对于有信用污点的医院或医生则不能参与鉴定,或直接不采信。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11-20

其实人们质疑的并非是法医的结论,质疑的重点是进行鉴定的南京脑科医院是有前科的,在南周《别惹我,我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篇文章中有提过此间医院曾涉嫌造假。这种在认定方面主观性较强的精神疾病,应该至少通过三个(组)不同的医生来进行鉴定,并且每个结论都具有一票否决的权重。对于有信用污点的医院或医生则不能参与鉴定,或直接不采信。

回复

2015-11-19

当然不尽指精神鉴定的信任危机,其他如医疗纠纷的假鉴定造成的冤案比比皆是,是对所有鉴定部门公信力的信任危机,是官僚机构腐败的结果。更多的事实证明,他们不值得信任,就象故事“狼来了”。

回复

2015-11-19

当然不尽指精神鉴定的信任危机,其他如医疗纠纷的假鉴定造成的冤案比比皆是,是对所有鉴定部门公信力的信任危机,是官僚机构腐败的结果。更多的事实证明,他们不值得信任,就象故事“狼来了”。

回复

2015-11-19

希望能多看到柴会群记者的调查报道!

回复

2015-11-19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精神病犯法也应该与正常人同罪!!

回复

2015-11-19

喜欢柴会群的文章,真正的深入调查,一个执着的,有正义感的调查记者,希望多写医疗调查文章,让大家了解中国医疗的凶猛

双木
回复

双木

2015-11-19

‘信任危机’的出现,是官僚机构咎由自取的后果!

一二
回复

一二

2015-11-19

不敢写出涉事者的背景或者车辆涉及的后面大红,什么深度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