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出版社不景气,玩小的独立出版在台湾

“独立书店越来越多,独立出版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台湾出版业的一道风景。”刘子华说。网络技术改变了阅读行为,传统出版市场萎靡,小出版社反而在台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渐成气候。

责任编辑:李宏宇 李晓婷 实习生 陈梦帆 严鼎

刘子华觉得,台湾大出版社的展位像大卖场,不优雅。因此把展台设计成机场的模样。另一些展台则设计成酒吧、三轮车的模样。 (台湾出版联盟供图/图)

“五六年前开始,有一群年轻人,因为自己喜欢阅读某一类型的书,自己一个人就开了出版社,自己选书、翻译、编辑、发行,就把书给完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台湾独立出版联盟常务理事、南方家园出版社总编辑刘子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5年11月1日至5日,台湾独立出版书展在北京路步行街上的广州联合书店举办。在台北、香港、北京、马来西亚国际书展之后,10家台湾独立出版社又一次集体亮相。

“独立书店越来越多,独立出版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台湾出版业的一道风景。”刘子华说。网络技术改变了阅读行为,传统出版市场萎靡,小出版社反而在台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渐成气候。

好好读书,还是摆了地摊

牯岭街因为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而闻名,是台北有名的旧书老街。日据时代,那里是日本中级公务员的宿舍区,日本投降后,在台日本人陆续被遣返,将带不走的书籍、字画随地摆摊求售,“旧书摊”在此聚集。

从2000年起,每年11月牯岭街有两天会封街,做“书香市集”。

2009年11月,市集召集人黄海鸣第一次特别找了一些台湾的小出版社参加。成立不久的南方家园出版社刚出了三四本书,报名晚了,牯岭街书市已没有摊位,她就跟“一人出版社”的总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