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校长陈雨露出任央行副行长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履新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免去原职。陈雨露学术兴趣涉猎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资本市场。
中国政府网10月30日消息,国务院任命陈雨露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免去陈雨露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职务。
数天前,早有媒体通过多方信源确认该消息,30日系国务院正式通报。
此前,央行共有4位副行长:易纲、潘功胜、范一飞和郭庆平,其中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易纲分管外汇政策,潘功胜则分管征信。
新浪财经消息称其在央行任职仅为过渡,并无具体分管业务,此后陈雨露或将接替朱民进入IMF任职。目前朱民任IMF副总裁,任期至明年七月结束。
IMF尚未就此作出评价。
与央行早有渊源 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据一财网报道,49岁的陈雨露赴任后,将成为5位副行长中最年轻的一位。
陈雨露于2011年11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时年45岁的他在当时是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大学校长,位列副部级。
陈雨露学术兴趣涉猎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资本市场。近几年来,他对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有更多更深的研究,例如在其主导下,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每年都会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专注人民币国际化的陈雨露履新正值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时刻。11月,IMF执行董事会按计划将正式讨论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行至最后的冲刺阶段,央行在其中肩担重任。
对此,市场认为,陈雨露此时赴任央行副行长与人民币加速国际化、加入SDR密切相关。不仅如此,陈雨露与央行早有渊源,曾于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还是颇有影响力的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之一。
预言:人民币或在两年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据《法制晚报》消息,陈雨露对货币政策有深入研究,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过观点:他说人民币将在两年内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2015年7月,在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交通银行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2015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上,陈雨露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快速加快,只要没有重大不利事件发生,人民币或许在两年内就将赶超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而且人民币很可能成为新的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他同时建议,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今年5月,他指出,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光明前景,市场是认同的;对于吸纳人民币提高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大家也是公认的;那么,拦在SDR与人民币之间的障碍究竟是什么呢?这也是金融界各派观点争来争去的焦点,即货币篮子的筛选标准,是执行标准的程序,这样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问题,并不是原则问题。就像拉加德总裁所说的,人民币加入SDR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两会上,陈雨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还将维持中性,稳健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没有变,以防止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他称中国经济应保持6-7%的平稳增长速度。但他同时指出2015年可能有些特殊。
陈雨露简历
男,1966年11月生于河北省,汉族,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财政金融学院二级教授,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荣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师;1992年7月至1993年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系主任助理、讲师;1993年2月至1997年4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副系主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2年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0年3月,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1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代表著作包括:《世界是部金融史》、《金钱统治》、《人民币时代》、《中国金融大趋势》等。学术成果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和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