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5年 前海“地底工程”

对于至今没有几栋永久性建筑冒出地面的前海自贸区而言,过去五年的改革试验在“云端”,也在“地底”。

责任编辑:冯禹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倪瑞

截至2015年8月中旬,前海蛇口自贸区注册企业超过5万家,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 (CFP/图)

对于至今没有几栋永久性建筑冒出地面的前海自贸区而言,过去五年的改革试验在“云端”,也在“地底”。

在经济体制的大系统尚未完成现代化转型之际,前海正在咬牙成为一颗“连通转换”境内外规则的“过河卒”。

“前海的发展不是看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制度,因为制度本身就是生产力。”

时近中午,位于深圳月亮湾大道旁的简易铁闸悄然拉上,一列满载着集装箱的货运列车从前海蛇口自贸区门前缓缓驶过,提示着这片土地原本的功能:堆放远洋货物的仓储物流区。

这是2015年9月的深圳前海。

2006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和大海,之后深圳实施填海工程,逐渐形成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前海。从2010年开始,前海先后成为深(圳)(香)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区。五年间,前海变身为国家级制度改革的试验基地,包括法治和金融改革在内的诸多制度革新试验,都将在这片填海而来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成形。远非当年深圳特区那样可以在“白纸上画图”的前海,如何以区域性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引领中国政经体制改革的“下半场”,成为了诸多体制改革研究者所关注的课题。

这一体制改革“下半场”的复杂性,令前海自创立之初便伴随着争议与质疑:从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授权空间,到特区自身的政策、产业乃至区域定位,再到前海特区这一“小系统”与国内政经制度和国际规则体系诸多“大系统”的制度对接与风险监管……身处改革前沿的前海,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艰难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制度创新路径。

“激活”改革基因

“他来找我审批盖章,我说不用审了,结果过两天又回来了,说能不能盖个‘不审批’的章,要不然后边流程走不下去。”

就在前海开发建设五周年纪念日前夕,一篇题为“深圳前海热中的冷思考”的长文成为了网络热帖,文章对前海开发建设中的政策定位、管理机制和土地开发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商榷观点。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这篇署名为“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的文章主创者,是现任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张思平,他也是原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思平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邀约。但一位参与该文前期讨论的法律界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比文中观点更加重要的,是这种坦率的公开探讨所体现出的改革意识与改革氛围。

“深圳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培育出了相当一批具备改革意识和公民观念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人士。”该人士认为,前海的改革和关于改革的一系列公开探讨,正在重新激活沉潜于这座城市血脉中的“改革基因”。

截至2015年8月中旬,前海蛇口自贸区注册企业超过5万家,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注册的1200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占深圳同类企业的90%以上。而自4月21日自贸区挂牌至7月底,前海新设外资企业五百余家,其中超过85%实行备案制管理……

随着以金融服务业态为主体的国内外产业集群在前海的汇聚,新任市委书记马兴瑞提出了“自贸区管理体系能否突破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新课题。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远非听上去那么简单,“很多试验区试来试去,往往变成了原有体制的一个复制,甚至比原来体制有过之而无不及。”在2014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