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高悬,你回家吃饭吗?
期待家庭成员的团圆,象征着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也是个人对于“家”的情感诠释。
明月高悬之夜,抽空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吃个团圆饭,这也就是活出一个传统中国人的精神气了。
动物为什么不过节?它们不寻求意义。
但人是文化的存在。最原本的节日,是天地神人相聚的时刻。藉此,人得以暂时抛开琐碎的日常生活,沉入生存的意义,寻找到超越的维度,以安顿身与心。
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中秋堪称第二。“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情急之中放弃了与神射手后羿的半生厮守,却成就了华夏大地上一个伤感又甜美的神话。在这个神话里,爱情与家庭完美融合,却又不得不承受永久的分离之苦。这分离,并非彻底断开,纵然不绝如缕,遥遥相对的大地与星空之间,却总还有一线相牵。
期待家庭成员的团圆,象征着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也是个人对于“家”的情感诠释。家的价值,也发展出了基于亲子之爱与夫妇之义的整套价值与规范。那些伟大的中国心灵,也已将这套价值与终极关怀贯通起来。然而,百年以来,家的价值一直在遭遇诸多挑战。
南方周末近日发起了#2015年最长假期怎么过#的微博投票活动,只有近4%的读者选择了“回家吃饭,与家人共享温馨时光”,而近22%的读者选择了“外出旅游,看看世界有多大”。家在世界面前,竟是如此微小。是我们变了,还是世界变了?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一百年前以《新青年》为阵地的启蒙运动。“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吴虞,后来的学术大咖傅斯年等等一大批人,将批判的大笔,对准家族礼法狂轰乱炸,而无视家庭给人的生命温暖,更无视家庭这种原生小共同体对个体的庇护与成就,将家漫画化地进行扭曲,必欲毁家庭而“解放”出一个孤零零的个体。
然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抛弃家庭的个体,要在艰难的时代寻找到心灵栖居地,谈何容易?姑且假定离家出走的男人女人,都有存活的能力。但存活之后怎么办?不用恋爱吗?恋爱后不用婚姻?婚后不用生孩子?生了孩子,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交给某个机构统一抚养?
不过是在追求乌托邦罢了。
天大地大,除非出家,总逃不过一个家字,逃不过血脉亲情。所以,在传统文化受损最严重的时期,我们经历过夫妻相互举报,父子彼此背叛,家庭的价值荡然无存的悲惨境遇。“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月盈月缺,经历过难熬的漫漫时光,到1970年代末,一切开始改变。生命的常理与常情,开始重新回归。
回归人性尊严,歌颂自由爱情,家重新成为贯穿个体生命的温暖场域。稍微归还国人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利,人们就收获了满仓粮食。中秋团圆之夜,东北人的红豆饭,河北人的二米饭,江苏人的美玲粥,全都回来了,大江南北的缤纷文化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饭桌。
然而,也正是在蓬勃发展的1980年代,开始产生出对家庭价值的另一种挑战。人们从离土不离家,到离乡进城。在资源的重构过程中,城乡二元的生活,成为几亿人的基本事实。春节期间,如候鸟归家的人流,在各个车站与机场之间涌动,终于千辛万苦回到家,才能终于吃上一口让人心满意足的团圆饭。
春节还好,大部分人至少有机会相聚。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已是2008年。仅一天。
现代科技为现代人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便那些相隔几百上千公里的家人,也可以在电话里,听到甚至看到对方,一起感受天上那轮圆月里的至情。尽管现代化的趋势带来个体流动性的增加,回归家庭仍然是每个人心底里最强烈的渴望,距离无法阻隔心与心的团圆。
如今,中秋节也重新开始放假了。明月高悬之夜,抽空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吃个团圆饭饭,闲聊漫谈,对未来的憧憬,对过去的回忆,对长辈的问候,对儿孙的惦记,在“中秋团圆”这个具有漫长传统的意象里,一家家的,活生生地实现着后羿与嫦娥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实现的美好梦想和中国人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家的价值。
这也就是活出一个传统中国人的精神气了。毕竟,经典尚在,明月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