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秩序助中国早入富国俱乐部

竞争秩序和低税模式的理念,既强调原则,又带有折中务实的色彩。既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发挥政府的授能作用。这种经济秩序最终有利于每一个人,也有利于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李醒

(向春/图)

编者按:

在近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未来4到5年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今后五年将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对于季度性的短期经济波动,中国政府将不会特别在意。这意味着,主事者将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中长期问题的解决上。经济结构自然重要,但一个能充分释放各方面潜力而又更趋公正的竞争型经济秩序,当更为基本。本文结合中国的改革历程,对这一基本竞争秩序做出了简要阐述。供读者参考。

竞争秩序和低税模式的理念,既强调原则,又带有折中务实的色彩。既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发挥政府的授能作用。这种经济秩序最终有利于每一个人,也有利于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取得长足的经济发展,中国需要从选择性遵循这种经济秩序,转向普适性遵守。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使得资源朝着回报率更高的方向配置,使得创新更加潮涌,由此发挥每个人的自利潜能,有意无意地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使中国早日进入富国俱乐部。

林毅夫教授最近发表了《新结构经济学》,其实回到了德国历史学派的旧窠臼,从而得出很多特殊论的结论。这实在令人遗憾。

用主流话语来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问题的民营企业,其生存环境仍然不容乐观。根源是多方面的,除了民企自身原因之外,也有政策法规原因和市场变化本身的原因。

从法律和政策规定上来看,一是民企地位仍然相对较低,不同所有制的平等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二是民企的法律安全问题有所加重。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在煤矿业的结构调整,是以部分牺牲民营煤矿业主的基本权利为代价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一些外地企业在中西部的经营遭遇额外的困境。三是货币与信贷政策传导有问题,大量增发货币成为金融资产在金融部门打转,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民企还是融资难。四是前些年为了增长,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刺激方案的主要受益者不是民企。五是过去很长时间内的汇率大幅上调影响到大量东部民企的出口,不久前的汇率下调,还没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税负总体过重,地方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等等,都是现实的困难,摆在民企面前需要解决。

欧肯对“竞争秩序”的看法

近年来,促进民企发展的政策,也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在现实中的落实程度,还难如人意。限于篇幅,具体的细节不能展开,就核心原则而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存在一个竞争秩序为其保驾护航。

根据德国弗莱堡学派代表人物欧肯在其《经济政策的原则》著作中的观点,需要由国家建立和维持竞争秩序,而且国家必须在法治国框架内运作。这一竞争秩序的构成原则一共有七项:一个有运作能力的价格体系,币值稳定,私人产权,开放市场,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