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食品云”政府主导、企业观望、消费者冷对
以大数据推动食品安全的“云”已经飘了起来,但向上难以获取准确的大数据,向下难以向消费者推广。
责任编辑:蒋昕捷 助理编辑 刘文慧
以大数据推动食品安全的“云”已经飘了起来,但向上难以获取准确的大数据,向下难以向消费者推广。
“客户不会关心你是不是一个服务型App,他们关心的是这个产品到底对我有没有用?”
向领导汇报是陶光灿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贵州大数据产业中“食品安全云”(以下简称食品云)启动至今,作为食品安全与营养(贵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光灿已向中央、各省市相关官员汇报了许多次。
在他的汇报中,“食品云”的目的是“将消费者、生产者、监管者和第三方检测机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信息闭环,通过分析整理大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
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飘”起了许多“食品云”:河北省食药监局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开发的“药安食美”App上线已近一年;上海市2012年就完成了食品安全云平台的研发工作;江苏省昆山市花费4000万元构建食品安全云……各地构建这朵“云”目的不一,“跨越信息的鸿沟”、“为消费者服务”、“建立食品溯源系统”是其中代表。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光有技术还远远不行。”这是贵州“食品安全云”项目建设及产业化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跟进贵州食品安全云项目一年多来的感慨。
“食品云”成了“食品啥”
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这朵“云”。腾飞(化名)在贵阳生活23年,知道贵州大数据会“有利于产业发展”。但当记者问起“食品安全云”时,他的反应是:“不是叫产品质量云吗?”
河北省食药监依托云技术开发的“药安食美”App能实现扫码查询、举报、实时监控多种功能,但上线已近一年,App的下载次数只有六万余次。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多省食药监管部门,面对“食品云”的提问,记者所获最常见的反应是:“食品啥?”
各省市对“食品云”并没有统一的理解,有的认为是食品追溯体系的延伸,有的觉得是“智慧城市”的分支。
“许多地方对大数据的认识还不很明确,更何况新出现的食品云。”邬贺铨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