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块唐僧肉

佛不用吃饭,但和尚要吃饭。不能指望全国3.3万座佛寺里的几十万和尚都靠化缘度日,而且寺庙新建、维修楼堂馆舍,举行各种法会佛事也要资金支持。

2012年9月7日,在德国柏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少林文化节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马宁/图)

佛不用吃饭,但和尚要吃饭。不能指望全国3.3万座佛寺里的几十万和尚都靠化缘度日。寺庙背后不同的利益方,凭借不同的资源条件创新赚钱方式,各不相让。

“知道”(微信号:nz_zhidao)告诉你佛门生意是怎么做的。

佛不用吃饭,但和尚要吃饭。不能指望全国3.3万座佛寺里的几十万和尚都靠化缘度日,而且寺庙新建、维修楼堂馆舍,举行各种法会佛事也要资金支持。在古代,寺庙还要做很多慈善,比如收容饥民、设立义冢。

82版《少林寺》里,僧值劝方丈,不要再给灾民施粥了,庙产养不起了,方丈以“济世安贫,这乃是我佛家的本分”打发了他。由此可见,佛门不能没有钱。

谁把佛门推向市场?

在古代,庙产是寺庙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寺田是最主要的庙产,再有就是皇家的赏赐,达官显贵和普通民众的供养。寺庙还利用一些金融手段生财。从南北朝开始,寺庙设有质库,可以进行存款、借贷和典当业务。唐代叫无尽藏,宋代叫长生库。

1949年解放后,庙产收归国有,寺庙也被划为文物。文革中,寺庙和僧尼道士经历了动荡岁月。直到1982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提出宗教组织要“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实行“自办自养”。 国家财政不会负担寺庙和和尚们的生存,得自己想办法。

想什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