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犯罪保护

所谓法治,难道不是法律对每一个人的权利予以平等保护吗?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原则是否破坏了这一基本原则?

责任编辑:陈恺辰 蔡军剑

又是毕节。2015年7月4日,贵州省毕节市曙光中学八年级学生郑某被强行拉出学校,遭13名同学暴力围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身亡。据了解,受害人郑某学习成绩优异,“事发原因可能是在考试期间,郑某没有让同学抄袭,引起不满后遭到殴打”。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这一案件引发了诸多的思考。例如,我们有必要审视中国校园欺凌的猖獗程度与恶性程度,不能再以“孩子们打打闹闹算什么”自欺欺人了。这一案件也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当一群未成年人打死一位未成年人时,法律怎么做才算真正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无论如何,答案应该有一个下界:“未成年人保护”绝不应堕落为“未成年犯罪保护”。

先得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法理。或有疑问:所谓法治,难道不是法律对每一个人的权利予以平等保护吗?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原则是否破坏了这一基本原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6-09-03

我们都从未成年人走过来,的确会存在叛逆,冲动,意识不健全时期。但是法律不是死的,应该随时代跟证。现在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与几十年前立法的时代已经截然不同。基于各类恶性犯罪的增多,应该加大惩罚了。在杀人,强奸这种反人类犯罪上已经不应再保护了!

回复

2015-10-22

按照成人标准判定罪责,然后依照年龄大小酌情减轻刑罚会不会靠谱一点,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是不是该有连带责任?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07-25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来就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应有之义,也是必要之代价,作者想追求绝对的正义这种想法很危险。诚然有些未成年人明知故犯甚至恃着自己的未成年人身份而肆无忌惮地违法犯罪,但与作者看法不同,我觉得这更加证明了他们的不成熟,更加证明了他们需要特殊保护。试问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会因为杀人放火不会被法办就去杀人放火吗?成年人因为法律的姑息进行经济犯罪可能性很大,但搞杀人放火的可能性很小。而作者的主要论据恰好是杀人放火!

lwtz
回复

lwtz

2015-07-24

难道不可以根据所犯罪行的类别及程度,任然依照成人罪犯宣判,只是等到成人之日才执行吗

回复

2015-07-24

但在实践中表明很多变成了未成年犯罪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