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视】官员也有人情味

若民众都有管道听到官员心声,“逢官必骂”的市场会小得多。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郑生竹

若民众都有管道听到官员心声,“逢官必骂”的市场会小得多。

《人民日报》批评过新闻报道中领导“亲自××”泛滥的现象,民间也有调侃领导亲自吃饭、亲自上厕所的段子。你要说这源于文风不正、作风不实也没错,但这显然跟领导因太过神秘,而大众与之鲜有接触机会脱不了干系。2014年初夏某日,在过马路斑马线处等红灯时,偶遇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同志,他满头银发,穿着一身运动装,绿灯亮起,陈明义急速走过,那会儿我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么大的领导也亲自走路啊!哈,咱说书记“亲自”走路,那是因为咱见得少嘛。不过,因为工作的关系(福建省委党校教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5-07-22

主要是你举的几个例子,与民众的切身体验,差距太远了。而且这例子也太扯了吧,官员亲自走路,官员是慈祥的爷爷,官员不公车私用——————这些不是常识吗?不是底线吗? 竟然把底线当上限,也是醉了

回复

2015-07-20

过跳马路,家庭矛盾是哪个机构的事都不知道,一个书店要领导来做,可想他还做了哪些类似的事,

回复

2015-07-20

社会公信力太低了,人口素质太低了

回复

2015-07-17

作为一个公权力的运用者,就是要想老子说的那样“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和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待每一个人都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而不能有一种偏好。在鲜活的形象和保持距离方面以主张公平公正的选择上面,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合理。

回复

2015-07-17

一个晓风书屋就这样运用公权来解决问题,以后还有更多的晓草书屋、晓花书屋,他们碰到类似的问题会如何处理呢?官员有的时候不该管的问题不要管,管了一个,这一个的对手就会骂,要管就从制度设定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