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郭敬明与韩寒,谁是我们要的青春意义?

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太坏,或许就在于有着太多以利益为鹄的、不惜粉饰太平的郭敬明,有着太少敢于说出真相的韩寒,以及我们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霍尔顿。

《小时代4:灵魂尽头》剧照 (豆瓣/图)

“南周知道”app为读者定制:郭敬明与韩寒,谁是我们要的青春意义?在“我想知道”获得点赞数189个】

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太坏,或许就在于有着太多以利益为鹄的、不惜粉饰太平的郭敬明,有着太少敢于说出真相的韩寒,以及我们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霍尔顿。

“知道”(微信号:nz_zhidao)告诉你,郭敬明与韩寒代表的青春意义是啥。

小时代:青春的虚假幻想

郭敬明的《小时代4》上映了。较之于前三部,《小时代4》将宣传重点凸显为“撕逼”和大结局。

这固然是吸引观众的卖点,但《小时代4》的最大魅力还在于延续了小时代系列的“精髓”:“史诗般”的奢华时尚,极大满足了观众的欲望和幻想。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豪宅豪车、奢华酒会、富二代的爱恨情仇……细心的观众仍旧可以在电影里寻找种种奢侈品符号:GUCCI、Chanel、Marc Jacobs、LV、Burberry、Dior、Darry Ring……

郭敬明说他的小时代系列,讲述的是青春和友情。只是,这是怎样的青春?

小时代系列电影中,顾里、林萧、南湘、唐宛如组成的“时代姐妹花”是这样生活的:穿戴拿的都是国际一线奢华品牌,住静安区独栋私人公馆,出行有豪车,在外滩最豪华的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5-09-02

郭敬明和韩寒这两种人这个社会都需要。现实是什么样子大部分人心里都清楚的很,在电影院里以看客的角度去欣赏四个姑娘的奢华生活和爱恨情仇,暂时遗忘现实生活中的迷茫和痛苦,而走出电影院以画中人的角度去看韩寒所说的世界,这样没有什么不好。现实是现实,梦想是梦想,我们这样正处于青春阶段的人不是无知的,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角度去面对社会我们很明白,没有人能误导我们。

回复

2015-08-08

我们从来都是在小时代的梦里醒来,做着那些希望永远后会无期的工作,年轻气盛的中国青年还没办法找到道尔顿的内心,用一颗最忠诚的心平凡的做一个时代的中国看客,当我们终于不再走马观花,又开始感叹青春不再,又是何必在乎那么多的意义,你只要表达最真实的想法,用尽全力做事,就会过上一个“粉饰”后的真实青春。为自己鼓掌。🙌

回复

2015-08-06

青春谁都有,谁也都没有,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回复

2015-08-04

不知不觉,我觉得作家的底线不再是他写得好不好,而是他能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和体现社会道义。写手虽易,作家不易。在上世纪有人以文救国、消除愚昧,而如今文字逐渐变为消遣,也无可厚非。但是,当迷惑思想、构建虚无荒诞的文字被奉为主流,当有责任感、勇于唱出反调的作品缺乏力量,当读者不再拥有自己的麦田、道不出霍尔顿的希望,我们该不该反思。尚在迷途的我们不应沉溺于“流行”,而应用心聆听属于我们真正的小时代的微弱呼唤。

回复

2015-07-29

青春有标准吗

回复

2015-07-23

麦田的守望者,真的很好

回复

2015-07-22

想利用業余時間做些簡單的工作賺點零,花錢嗎? 咨询 企鹅: 444 943 032…

回复

2015-07-22

想利用業余時間做些簡單的工作賺點零,花錢嗎? 咨询 企鹅: 444 943 032…

随风、
回复

随风、

2015-07-22

麦田里的守望者,今晚必须看完!我是不是很low,哈哈~

回复

2015-07-22

青春意义总是等我们来不及回味青春时早已失去追寻意义的最佳时间,不必像郭敬明与韩寒这般死守着自己希望看到的青春,他们所描绘的都只是他们的幻想,他们想要的并不适合于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真正要去反思和寻找的,是属于自己的霍尔顿

回复

2015-07-22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来有这么深刻的意义,以前悟性啊

回复

2015-07-22

很中肯

回复

2015-07-21

郭敬明笔下的青春就像吹出来泡沫——从出来时的斗争,到泡沫的破裂,都是无根无痕。

yuanxu
回复

yuanxu

2015-07-21

一个太过粉饰,一个太过灰色,但是这也是社会的一面,如果这两部影片均加上彼此的元素,会不会更好?但是这又不符合作者的行文风格!

回复

2015-07-21

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太坏,或许就在于有着太多以利益为鹄的、不惜粉饰太平的郭敬明,有着太少敢于说出真相的韩寒,以及我们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霍尔顿。

回复

2015-07-20

青春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回复

2015-07-20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粉饰青春是可耻的,然而,“吾与汝偕亡”的解构同样愚蠢。

回复

2015-07-20

当下我们可以建构什么?能勇敢地撕裂给人们看,已经不错了!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