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专家们,别趴下
因对权力阿谀奉承或在关键时刻胆小怕事,专家也就成了人们眼里的“砖家”。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郑生竹
因对权力阿谀奉承或在关键时刻胆小怕事,专家也就成了人们眼里的“砖家”。
在股市剧烈震荡的时节,常有“投资专家教你巧避险”之类的建议文章,但有股民对专家意见不以为然,“砖家们又吹捧价值投资了,暗地里哪个不是靠消息吃饭的?”还有的称,“听砖家的,最后让你赔得连裤衩都不剩。”
这年头,“专家”得不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还成为许多普通人嘲笑的对象,在非理性的民粹反智主义和时髦的后现代知识权力论的夹击下,大有“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忧患。
一个理性社会与专家的知识,这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有益于社会福祉的专家知识是否仍有需要和可能呢?一些后现代理论把知识看成是权力意志的附庸,认为知识与权力不会最终分离。与此同时,民间对专家的不信任,则更多地起源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真的吗????
南周的管理人员,像楼下这种广告性质的回复就不会动手删了它吗? 本文给我的感觉就是学者为文之文。 徐老,试着发掘下专家趴下的起因、过程、逻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写出来的略显枯燥了。 股市动荡的过程逻辑还是非常明显的:资本绑架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专家,绑架后的相关部门人员只有听资本摆布,没被绑架的专家,其发声会被屏蔽掉,就这样处于矛盾的平衡中。 证监会断了场外资本的生路后,场外资本自然疯狗一样反扑。当然,根源在于证监会之前的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