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教育的癌细胞驳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教育观

没有尊重的管教是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管教出反社会人格的人。孩子的天性其实是渴望有边界,有管教,希望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曾莉蓉 杨昊

(向春/图)

没有尊重的管教是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管教出反社会人格的人。孩子的天性其实是渴望有边界,有管教,希望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这是对网上流传甚广的一篇演讲文章的反驳。该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不认识该文作者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对钱教授的学术研究也不了解。文中“钱教授”仅代表演讲辞中钱教授的观点。

独生子女有多可怕

第一遍读完钱教授这篇演讲辞,感觉此文对现实有一定观照,对中国教育弊病的有些批评,并非没有道理,若不细究,蛊惑力就这样产生了。读第二遍,是惊愕。读第三遍,看到了钱文背后的一套思维,释然。但不能一笑了之,事关教育,要多说几句。

先来概括一下这篇演讲辞的“中心思想”:我们面对的是一代地球有史以来从没出现过的“亚种”——独生子女。这个亚种可能完全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现在不知道怎么教育这些“亚种”人。快乐教育、鼓励教育、素质教育是扯淡,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一再让步,它们使教育成为癌症。对付这些“亚种”孩子,就应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大棒,严格管教。

来看看这篇演讲辞的思维脉络:先抛出很多让人恐惧的“事实”,然后痛斥导致整个恶果的“行为”,最后给出自己救世主一般的唯一“良方”。

这种思维怎么如此熟悉?是的,从小老师教训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将来就会穷困潦倒。父母多这样“正义”地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关爱”我们。人一旦被恐惧震慑住,很容易就乖乖听话。这个思维模式相当好用。

我们大多数人何尝不是如此?我自己也是这种思维模式教育出来的产品。后来,终于对这种“必须考个好成绩”的思维模式有所反思和警觉。像我这样,没太多钱教授认为是人的基本素质的“应试能力”,不漂亮,不聪明,不勤奋,口拙手笨,不会讨好人,脾气也不算好,家境贫寒,竟然也可以幸福。于是不得不质疑,曾经老师们教训的那一套的真实性。于是对先让人恐惧,然后手挥大棒这一套思维变得敏感起来。

正是钱教授的这套思维模式触及了我的这个敏感点,让我想发出一些声音。

在演讲一开始,钱教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论题:&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3)


回复

2015-09-17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就个人而言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07-26

无论是钱教授的观点还是这位主班老师的观点,我都极度厌恶!我只认同一点,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两位为人师表的只是喜欢规矩和听话的孩子,唯一不同的是怎样让他们规矩让他们听话而已。说到底在他们眼中,人只是手段!我始终坚持人是目的,而为达到目的,人也可以成为手段,但人必须是终极目的并且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但教育必须分阶层不能搞“有教无类”,寒门必须做出一定牺牲,但这种牺牲不能是人格上的牺牲。豪门无所谓,他们的幸福与读什么大学没有半毛钱关系!一言蔽之,靠自觉,如果他不自觉,我负有提醒甚至刺激他的义务,他还不自觉那这就是他的命,我没有办法为他的人生负全责,但我必定为他的人生准备一切我所能准备的东西!

回复

2015-07-22

回复楼上10238那位,也许从你的观点来说,最本质的问题是中国 人多,然后就是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应该是有差别的,或者说差别很大。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去跟你的“家长都不在身边”的学生交流——平等的交流,如果没有,请不要说孩子不知道尊重老师——你给过他们尊重吗?还是说你给的是你自认为是尊重的尊重。我并不作为本文的作者的支持者来现在你的对立面,我同样也对本文作者的观点持有疑问,但我尊重作者的想法和观点。总的来说两位的观点还有些相近之处:社会大环境对教育有太多的影响,特别社会公平对孩子的发展,对于未来教育的关心,以及想要对现有教育的改变等。我只是希望大家在一起评论后能有更好的办法改变这些不足。

回复

2015-07-16

人一生数十栽,有人一生为金钱,权利,荣誉拼命。然临终却仍不知,他们所追求的这些背后确实简简单单的幸福二字!一生都在这些东西的鞭策下狂奔,老泪横秋时已是精疲力竭,对于幸福只能是望梅止渴。幸福就像空气,随处遍布,只是有人无心静下心来深吸一口气,感受生命的纯度,享受真正的幸福,或许他注定一生也体会不到,只能在纸醉金迷中消磨自己的生命。

回复

2015-07-15

请你去找个边缘地区教一教孩子吧,找一个普通的县城下面的一个普通学点,找一个普通的人数超过九十个人的班级,去试试。

回复

2015-07-15

请你去找个边缘地区教一教孩子吧,找一个普通的县城下面的一个普通学点,找一个普通的人数超过九十个人的班级,去试试。

回复

2015-07-15

如果给每个学校都配齐体育,美术,音乐,自然,社会,科学,等等学科的老师,并且保证每个班级都不超过二十个人,那么所有老师都会在课堂上针对每一个孩子,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现实是什么,你知道吗? 请你去找个边缘地区教一教孩子吧,找一个普通的县城下面的一个普通学点,找一个普通的人数超过九十个人的班级,去试试。

回复

2015-07-15

还有,萝卜加大棒 就是打孩子啊?孩子都得让你这样的人教完蛋。孩子是天使,但是,有时候,孩子也会变成天真的魔鬼,每个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夸奖,树立榜样,等这种手段上不可取的。有人说,现在这一代孩子,上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起来的,遇到一点挫折就难以承受,那些因为课业繁重,教师批评,家长训斥而自杀的孩子,不就是受了这样的教育思想的毒害? 为什么孩子不能受批评?为什么在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不能够给予适量的惩戒?就是因为要保护孩童时被大人们恶意夸大的自尊心??难道批评,严肃批评,检讨,请家长。。。这种方法都不能作为大棒存在?

回复

2015-07-15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小孩都是独身子女这一点对不对吧,独身子女的小孩家庭普遍都对其非常重视,导致这个孩子即使不直接表现的漠视他人想法也是间接忽略别人想法,以自己为中心的。这样非常不好,过度的关注孩子,会让一个幼小的孩童在心灵上缺乏对教师的敬畏感。不要可笑的扯什么爱的教育,什么尊重学生,当这个孩子无法从内心尊重你的时候,你的所有教育都是失败的。 所以真正让爱的教育,让尊重学生的教育能供在课堂上有效发生,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论是社会也好,家长也好,必须在孩子面前足够的尊重教育,或者更直观一点,尊重老师!像这篇文章的作者,因为一个老教授的部分不当言论就这样哗众取宠的大肆批驳,绝对不是一个对教师,对教育饱含敬意的人说出来的话。你还在这里谈教育谈尊重?你这么针锋相对批判一个教授的话,影射是“毒瘤”。。。。

回复

2015-07-15

呵呵,这个作者的观点也是迷醉,就你这样的水平也好意思谈小孩子的教育?你真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吗?你真正的教过小孩子吗?不是那种大城市的上过学前班幼儿园补习班课后回家爸爸妈妈会问孩子你在学校发生什么事、学了什么知识的小孩,而是家长都不在身边,没有任何人教过他们作为一个孩子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的虽然心思单纯可爱,但是行动非常不文明,非常调皮的小孩。

火火
回复

火火

2015-07-12

值得思考

回复

2015-07-09

有理有据。驳论稍显针对性不足。

回复

2015-07-09

支持作者的观点,说的太好了!尊重孩子,有效沟通,做个学习型的父母。

回复

2015-07-09

支持作者观点和主张

回复

2015-07-08

写的不错 支持。不过楼上双木朋友的观点有点激进了,那都是些在外面沽名钓誉的家伙,大学里潜心研究的老师也是不少的

回复

2015-07-08

虽然少有偏激,但能看的出笔者是一位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性情中。我喜欢。

回复

2015-07-08

在教育问题上,钱李鬼遇见了吴李逵。向少管所靠拢,这就是中小学教育的问题。其实核心问题在我国的教育以培养工具为目的。

回复

2015-07-07

对事不对人

回复

2015-07-07

我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主要是以下观点的体现: ①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需要尊重和博爱; ②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而且这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至于轻不轻松则取决于个人能力和目标规划,是另外一个问题; ③每一代人、每一年龄段的人都有各自的快乐与苦痛,各自承受和解决,无需比较高下,应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将心比心。

回复

2015-07-07

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