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书架·悦读改变人生】好书如同好菜
在普通教育阶段,人的专业选择是不确定的。我因家庭的影响,只想当科学家或工程师,但具体做什么却心里没谱,所以对一般科普读物颇感兴趣,《十万个为什么》是我精读的对象,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更是我自选的好书。
责任编辑:刘小磊
有些人爱上一本书可以终生不渝,读过百八十遍还不过瘾。我读书有点像熊瞎子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扔了就不想再拣起来,只在记忆中保持一些最值得记忆的片断。我不大清楚这种移情的确切原因,可能的解释也许是因为人的类型的多样性,或者因为年龄增长,阅历的累积,理解和鉴赏力的成熟,兴趣的转移,对书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过去喜爱的现在可以变得不喜爱,过去不欣赏的现在可以变得欣赏了。我觉得好书如同好菜,虽然色香味美,但吃多了也会变得乏味,甚至倒胃。我还觉得好书也不必句句皆是珠玉,一本书有一两个章节写得精彩,有几个段落写得耐人寻味,有几句话写得令人拍案叫绝,就该算是好书了。书读多了,我还发觉,一本书用肉眼看去,错误百出是正常的事;用放大镜挑毛病,错误千出也不奇怪;若用显微镜观察,错误就数不胜数了,因为即使是圣人也不是神,总有自己的局限,所以圣人的书也免不了出错,何况凡人。实际上,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学术批评当中,应避免自以为是的酷评、苛评,提倡实事求是,有话好好说,即使对于学盗文贼,也应“按罪量刑”。
少年时期读书被大人牵着鼻子走,大人说好,自己也觉得好,因此奥斯特洛夫斯基、老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罗曼·罗兰等外国作家的作品,巴金、茅盾、曲波等中国作家的作品,都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小学六年级时买到一本林汉达的《春秋故事》,一口气从“千金一笑”读到“卧薪尝胆”,内里做人处事的道理,牢牢地铭刻在我心里。现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