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科举如何影响人格

“死背古书”看似乏味又愚蠢,而一旦理解,则其中的道理便成为人之为人的守则。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钱桑妮

“死背古书”看似乏味又愚蠢,而一旦理解,则其中的道理便成为人之为人的守则。

明清以来,科举考试最为人诟病的是以《四书》为范围、以八股文为标准,这是一条利禄之路。然而,读书应试的过程既是一个以读书求利禄的过程,则举子士人一旦身在其中,相比于只能远看的利禄,圣贤的经义便始终是一种更加切近、更须用心,从而更能熟识的东西。

清代的最后一个探花商衍鎏,曾自叙六岁开蒙,读三字经、千字文,之后读四书、读五经,兼读孝经、公羊传、穀梁传、周礼、尔雅,开笔作八股文,之后还要读古文、律赋、文选以及通鉴、四史、子书等等。他在三十岁以一甲第三名及第,然则以时日计,其利禄未得之前,已有二十四年光阴是与这些圣贤之教长相厮守的。在当日跋涉于科举之途的读书人中,这是一种常态,而由此形成的漫长过程,则不会不对个体士人的精神世界发生长久的影响和深度的影响。

中过秀才的蒋梦麟后来说,他幼年时是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抱负而被导引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