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战斗的战斗黎城故事:八路军最大兵工厂的诞生

“保卫战前,兵工厂掩埋机器准备撤退,叫‘空室清野’;打起仗来,日军逼近时中了飞雷、地雷,叫‘地雷会餐’;兵工厂安全转移,部队准备撤退,就请‘鬼子’进来捡捡‘破烂’。”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王乐

编者按

1937年11月18日,山西黎城抗日根据地开辟。自此,纵使周围形势更迭,这个地方再没成为“敌占区”“沦陷区”,始终保持着“解放区”的称号,红色政权在黎城从未断绝。这片土地被称为“后方之后方”,陆续建起了八路军的医院、银行、学校、机场、农场、制药厂、草帽厂、被服厂、毛纺厂、造币厂、印刷厂、肥皂厂、纸烟厂等等。今天,行走在黎城村巷,几乎走几步就能发现挂着纪念牌的民居,提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革命过往。

八路军在黎城留下的所有印迹里,黄崖洞有着极特殊的意义。太行山脉绵延八百里,至黄崖洞形成了酷似丹霞般的地貌,刀削斧劈的峰峦直冲云霄。这里不仅发生过一场敌我伤亡比6∶1、被中共中央称为“模范战斗”的黄崖洞保卫战,更诞生了解放区第一批制式化步枪、第一门火炮、第一颗炮弹。山谷间一年生产的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在整个黎城,有专门培训军工人才的学校,培养了太行山上的第一代产业工人,连“村村碾炸药,户户造地雷”的地雷战也源自这里。

然而,有关军工的一切当时都曾被严格保密着。即使宣传起黄崖洞保卫战,也少有人知道在那“水腰”山谷曾因火热的生产而成为“小天津”。

“战斗是为了保卫兵工厂,兵工厂是为了保障更持久的战斗。”当那些故事沉寂七十余载,当事者多已故去,今天的人们也只能听黄崖洞军工人的后代们慢慢诉说。

重建的厂区依稀看得出当年的生产状况。(陈之琰/图)

“保卫战前,兵工厂掩埋机器准备撤退,叫‘空室清野’;打起仗来,日军逼近时中了飞雷、地雷,叫‘地雷会餐’;兵工厂安全转移,部队准备撤退,就请‘鬼子’进来捡捡‘破烂’。”

1982年,42岁的左太北第一次看到父亲的家书。

父亲左权在信中多是对母亲刘志兰在生活上的叮嘱,少提军中事宜。然而,就在左权牺牲前约6个月的1941年12月18日,他给妻子的第七封信里,记录下了一场“安然”的战役——

在本区今年总算是“太平”的一年,在一地住上一年多不搬家,这在我十余年来的从戎生涯中算是第一次。不久前敌人向本区的扫荡仅廿二天就结束了,且仅是本区的一角,水腰的保卫战打了八天八夜,距我住地仅一二十里远,我们始终未动。不少人们替我们担心的事,但也安然的过去了。

好奇父亲一生的左太北曾几次来到父亲笔下的“水腰”山(注:又称“水窑”)。她不止一次望向重山之间的一线蓝天,还有那破败的碉堡。左太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场仗远没有父亲写得那样云淡风轻。

“鏖战八天八夜,歼敌近1000人,八路军伤亡140余人,创下抗日战争中敌我伤亡对比之最。这场保卫战也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誉为1941年反‘扫荡’以来最成功的模范战斗。&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