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扬:用佛教解释日本动漫?

陆扬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新创作的影像装置叫“移动光背”。大屏幕上投射的影片,是不同种族肤色体格的模特,背负浮雕图案的彩色背板,或坐或立或行。

责任编辑:李晓婷 袁蕾 实习生 席郁兰 冯浩鹏

陆扬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新创作的影像装置“移动光背”。大屏幕上投射的影片,是不同种族肤色体格的模特,背负浮雕图案的彩色背板,或坐或立或行。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供图/图)

陆扬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新创作的影像装置叫“移动光背”。大屏幕上投射的影片,是不同种族肤色体格的模特,背负浮雕图案的彩色背板,或坐或立或行。背板的图案取自不同宗教中的神像——火焰、光晕或光刺,都是神像头后的光环,也叫做背光。光环代表神的大智慧,而这些“光环”就陈列在展厅里,观众要是不怕沉,可以把它们从架子上取下来背在自己身上。

“但是他始终还是一个凡夫,”陆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造像和凡夫之间的切换,一部分是对宗教造像的质疑,还有一部分是对凡夫智慧的质疑。”

半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


回复

2016-05-21

远离现实,在虚幻中寻找“纯粹”的思考是动漫文化的要义,而陆扬又从自己兴趣浓厚的佛教中为这种倾向找到了解释:“社会中你有姓名年龄性别国籍等等界定,无法跳脱,是‘我执’一个根本的所在。Cosplay是跳脱的一种途径。你执著地觉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的智慧也就局限于这样一个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