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关于盂兰盆会的一场争论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盂兰盆会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祭祀活动,而是民间情感宣泄的出口,对还是饱受战争与死亡威胁的人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节作用。盂兰盆节的存与废也就因此显得不那么简单了。
责任编辑:刘小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它的旧称“盂兰盆节”,现在很少听说了。
盂兰盆节实际上是个佛教节日,来自目连救母的传说。“盂兰”是梵语“解倒悬”的意思,“盆”则是盛载食物的容器,意为用装着各种饮食的盆器,解救先人“倒悬”之苦。据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就已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以报答先祖恩德。民间则把“盂兰盆会”与道教的中元祭祀合二为一,成为一场全民性的节庆活动。
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民国。每年一到七八月,常有台风、洪水发生,灾难过后,死伤无数;而且夏日暑热,容易滋生瘟疫。所以每年都在这时候祭祀祖先,普度孤魂,街坊邻里也会组织公共的祭祀仪式,以驱除邪魔、祈求太平。
五四运动后,“科学”的概念被不断强化。盂兰盆节被视为妨碍国家富强的“不良风俗”和“迷信”,被推到“科学”的对立面。1920年代末,民国政府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迷信运动,盂兰盆节首当其冲。
其实,在此运动之前,社会上对盂兰盆节就一直不乏质疑的声音。
盂兰盆会需要募集巨额资金(醮金)。还有些游手好闲之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Iren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